《无声告白》是我在高三时看的一本小说,那时在备战高考,本想放松下神经,谁知道看了后神经崩得更紧。
依稀记得看这本书时,真的是食不下咽,每读几页便难以再续,总需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来消化故事的内容以及迪莉娅压抑的情感,再次翻开则需要极大的勇气。
为什么会提及这本书呢,一是因为最近英语泛读课上有学到与之相似的文章Jing-Mei Woo’s Story:Two Kind选自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故事里精美与母亲之间的斗争,看似叛逆的行为,却隐藏着太多矛盾:中美文化的差异,母亲与孩子之间的鸿沟,上一代梦想的附加……仿佛让我看到了迪莉娅和她家庭的再现。二是因为几天前在上海发生的一件让人心痛的事,一名17岁男孩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轻生。男孩母亲称,因为儿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于是当时就在车里对他进行批评,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直接打开车门冲出去跳桥。
之后我就不禁在想,我以后会是个怎么样的母亲?会不会特别糟糕?会不会也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他们的身上?还是像我的原生家庭一样,放羊式教育?未为人母,可能多多少少还是会强加自己的愿望吧,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希望。
似我,虽是放养式教育,但成长中真的避免不了亲人的梦想强加的影子。从小,我们一家与我阿姨一家一起生活,她是个学霸,切切实实的学霸,但是高考时由于某些原因与上大学擦肩而过,所以这也成为了她频繁念叨的事。我、我哥和我表姐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练字、背书、睡觉前必须写日记。每逢休息日,她就会带我们去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然后搜刮一堆书回来。每次回来最讨厌的就是拎书,又厚又重,真是烦人;休闲时还会去街上淘一些二手书和杂志回来,所以这也是我现在成为书虫的原因。很幸运的是,除了基础学习外,他们从不会强制性要求我们学什么,或者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不犯法)。当然,她们也会买一些乐器回来,像钢琴、口琴、笛子……几乎样样具备,可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或浓厚的兴趣,所以至今它们还被安置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虽然我们寄托在他们的希望,但仿佛我们都不是学习的料,考的都是很普通的大学,他们也并不计较,只希望我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路就好。所以仔细想想,我该有多幸运啊。
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便是一生。迪莉娅自出生起人生就被操控了,她是家庭的主角,是母亲重拾梦想的希望,沉重的背包早已使她失去自我,注定为别人而活。她有思想,有情感,但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一直压抑着。父母严重的偏爱,即使儿子内斯考上了哈佛大学却比不上女儿物理不及格的事情重要。当我看到迪莉娅每年的生日礼物是书时,我竟瞬时梗塞无语,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需要多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住母亲浓浓的“爱”。
一颗被绑架的心,一颗失去自由的心。最终选择了死亡,用无声的行动,向父母告白自己的心声:她想做自己。
这真的是一种很残忍很绝望的告白方式,对孩子、父母亦如此。所以,沟通是如此的重要,有爱有恨有开心有不满就要表达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随着日积月累的积压,最终可能会以一种偏激的方式宣泄出来。理解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在这基础上也让他们去理解我们的想法,“冷战”或者“沉默”都是拒绝和对方沟通。始终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只有敞开心扉的沟通才能明白彼此内心的想法,父母、朋友、爱人之间也是如此。人要学会和自己相处,但是不要一味地和自己相处离。因为我们是不开群体而生存的,更别想着能够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影响。试想一下,若是迪莉娅用言语与母亲沟通,那男孩选择说出自己的心声,结局可能就不会那么悲伤了。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那就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但不是一直委屈自己。那些看似是成全别人的行为,却是在不断伤害彼此。
有话就说出来吧,相信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