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毕竟穿越时光研究历史这样事情,目前只出现在影视剧或小说中。
重要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也该用在历史典籍的阅读过程中。
众所周知,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会有很多不同,哪一种记载更接近事实,几百年几千年过去,谁又说得清呢!
首先,我们来聊聊万历年间明朝援助朝鲜、对战日本的历史记录。
官气一点的说法,明朝、朝鲜、日本人民各自从本国的视角记载了这次战争。实际上,就是明朝几乎没有记载,但历史学家们研究表明这场战争的主力就是明朝军队,朝鲜义军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日本表示这是一场延续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的战争,而不是侵略战争;朝鲜认为胜利原因在于民族英雄李舜臣和朝鲜义军。
简而言之,各执一词。
我们看到的是,即便是同样的历史,不同环境、所处的视角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版本。你说日本、朝鲜的史料记载不公正,不客观,或许他们觉得我们的史料记载有自我崇拜的倾向也说不定。
其次,是史书对于朱常洛和郑妃的评价。
梃击案后,历史评价:郑贵妃狡猾,太子老实。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皇权斗争中,老实人是当不了皇帝的。而朱常洛在亲娘无权势、亲爹皇帝老子不喜欢他的恶劣环境中,经历了争国本、梃击案等一系列事件后,最终还是做了皇帝。
所以,史书的记载或者评价,到底参杂了撰书人或者当权者的多少个人观念,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历史记载这方面,还有一个重灾区——战争,尤其是决定王朝更迭的战争。
战争最残酷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死了多少人,有多少财产损失,而是它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一打就是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六年。我们不愿痛苦重现,所以永远呼唤和平。
而问题是,史书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我们还可以从明朝的另一种略微病态的环境来看,这种病态的环境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言官无敌。
历代的贤明的皇帝的评价中,大部分有“广开言论、虚心纳谏”之类的评言。作为说一不二的皇帝,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实属不易。而且,这些政策确实会给国家带来一批有识之士,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然而,问题是,开放言论,开放过了头也不好。
言官在自己的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时候,就显示出了阴暗面——有的人的“直言犯上,不畏强权”,只是借“犯上”以博取个人声望,为升官铺路。而且,言官“犯上”,连皇帝都怕,更不用说皇帝之下的首辅了。
老爹死后,按规矩,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应该回家守孝三年。而三年后时局会变成什么样子,张居正不知道,所以张居正选择继续为皇帝小子“奉献自我”——夺情,继续呆在官场。
这个举动触犯了广大百姓所认可的孝道。所以,王锡爵登门骂张居正不守孝道。而张居正处于道德的下风,被逼得差点横梁自尽。王锡爵因为“不畏强权”,赢得的民心,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赵南星向当时担任首辅的王锡爵发起言论攻击,王锡爵内心有多少多少苦衷,百姓不管,赵南星不管,或者不想管。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赵南星名满天下,“犯上”简直是人生成功捷径。
所以你看,有时候,犯上是一定的,直言是不一定的。但是大部分史书不会这么写,当年王朝里面的百姓不会这么想,因为大家心理上都会去同情弱者——首辅哎,除了皇帝你最大,你能有什么委屈?!
历史会教给我们很多东西。
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历史上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我们也记不住),而是通过分析事件的发展变化,推测事件的真实性,分析是由于什么缘故,事情最终走向了历史记载的结局,蝴蝶效应的源头是什么。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会思考分析,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