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标题的时候,请自动带入雪姨的表情包。
昨天中午和同事去看了黄渤自导自演的电影《一出好戏》,一是喜欢黄渤本人,二是对黄渤的电影感兴趣,三是被女编剧的“抄袭风波”剧透后,觉得剧情还蛮对胃口的,所以很想去看看。虽然时间很赶,虽然是滴滴出行,虽然因没空吃饭只好在影院里点外卖,看得有点囫囵吞枣,但还是大概知道个一二三四五的,下面说说我的看法吧,非专业人士,想哪儿说哪儿。
标题其实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确实是一出好“戏”。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部电影像在演话剧,大家卯足劲表现自己的惊恐、无助、愤怒、害怕,暴戾、疯狂,表现的很好,但总觉得多多少少欠缺了一些真实感。
作为导演处女作,其实很好,非常好,是远远超出及格线的,敢拍这样的题材,就很有勇气,值得表扬。不说别的,演员们光在荒岛上待几个月就够受罪的了。
我来说说有哪些地方让我觉得不够自然的吧:1、前提交待不够。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公司外出搞团建不幸遇难流落荒岛的故事,但这是什么样的公司?在这个公司里,每个人的职务是什么?在公司地位如何?平时关系怎样?有没有什么黑幕潜规则或勾心斗角?好像不是很明确。所以,进入剧情后每个人一下子就将自己扮演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观众接受起来会有点突兀。马进内心爱着姗姗,甚至他们后面的感情戏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如果在开头稍微交待一下,他是怎么喜欢上这个有着台湾口音仙女一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人的,我觉得会更好。还有司机小王,在车上看着多憨厚的一个娃,怎么流落荒岛后一下子就变成“暴君”了呢,我觉得这个情绪肯定是要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的,但电影里呈现的还不够。如果多展现一些:比如小王起初看着领导颐指气使的样子,内心的不平衡感;流落荒岛后领导还是打着官腔不动手,而唯一有经验的自己却干着苦力伺候他们,内心那种委屈、不服感;最终就是有一个引爆点,让小王彻底释放内心的“恶”,成为统领者“王”,我觉得会合理一些。
2、角色脸谱化。精于算计的会计,善用美色的秘书,爱犯花痴的大姐,博学多才又歪理连篇的教授,你似乎能一眼就看透他们,但之后又会纳闷: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看透了他们?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私心,有自己的考量,但电影对人物外放的表现足够,对内在的人性展现不够。会计和秘书是墙头草,哪边有好处就跟着哪边跑,他们善于利用周边的资源走捷径,只图自己轻松享乐,这点电影里表现得不够直白,一带而过。我觉得教授应该是属于“点睛”类的人物,但着墨有点少,仿佛出来说几句话让大家慌乱一下就完事了。至于那个大姐,就是纯粹搞笑的吧?好像从哪台晚会上扒拉下来的小品演员窜个场而已。这几个还算是比较有镜头的配角,那些没镜头的配角,就更加脸谱化了。打架跟着打,骂人跟着骂,煽动一下就呼啦啦全响应,个性展现不够,对他们完全没印象。
3、演技不搭。几个主演肯定是出彩的,黄渤秉持着一贯高品质的演技,内心戏很丰富,张艺兴结尾反转有点惊喜,舒淇演什么都是她自己仙气飘飘的风格,于和伟和王迅中规中矩,符合人物性格,王宝强有点用力过猛。但如果,把各位表演的着力点往同一个方向再稍微掰一下,电影看着会更加流畅舒服。
4、情节设定缺乏。流落荒岛几个月,为什么有的人变老变丑变糙变憔悴,有的人却还是那么美!所以,仙女果然无论在哪里都是仙女么?好不公平呀!(羡慕嫉妒)还有那个打酱油的大姐,一直乱糟糟的造型,洗过澡还是老样子,都没有任何变化的么?我觉得大家的妆容还不够狠,有点刻意,仿佛加了一层“滤镜”的感觉。所以,即便两帮人马各种打架的慢镜头,或在地上打滚哭着喊着体现自己陷入绝境的不易,我们却仿佛还是界外的看客,无法融入其中。没有电力的时候,漫漫黑夜多么难熬啊,彩票无法兑奖,那种心情多么悲哀啊,发现有船可以离开,为什么要撇下其他人,内心究竟是怎么考虑的,这些很有层次感的东西,电影没有展现出来。爱情,有点儿喧宾夺主了。
黄渤一直是个有想法的人,从他在极限挑战某一期排练话剧不循常规就能看出来。这部电影他花了很多心思,实景,架构,寓意,表演各方面都兼顾到了,非常周全,但也掺杂了不少商业的东西。他主演的电影《无人区》,同样是在没有法律的边界,展露人性的各种丑恶,那部电影拍得就很冷血,且真实得可怕。我本以为《一出好戏》也会是这样风格的,残酷中夹杂温情,绝望后迎来希望。不过,这只是作为观众的我单纯的想法,要知道《无人区》当初被禁了好几年,而作为导演的黄渤,肯定考虑了更多更多,所以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这样一部电影,足够优秀,但不完美。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最后放一张俺画的海报,完全看不出谁是谁啊!渣画工还这么迷之自信,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