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0万字的图书
近日,超前消费,购买了一本堪称本人有史以来遇到的除技术书籍以外的最厚的书籍。
摊开这本沉甸甸的书,写下了此文。
以下数据你可以参考下:
第68次再版。
参考文献50页之多。
全书623页。
全书近130万字。
1
第一句话写到除技术书以外,对的,编程的世界里,随便一本语言类的书,都能洋洋洒洒的写下700页。
因为是技术书是实用型书籍,阅读的强度和你遇到的问题以及翻阅的次数存在很大的关系。不巧的是,有可能遇到翻阅第一章就被搁置的尴尬境遇。对的,它显的很硬,难啃,费事,费时,费力。于是,它就尴尬了。
比较幸运的是,书桌的第一本超过六百页的书籍,很好翻阅,甚至可以说它是带着一个门外汉闯进了另一个编程的世界。
没说精通,它带着入了门,全书的整体框架很清晰,甚至可以写下来。
瞧,书籍有黑边,这是翻阅的证据,但底气不足,因为黑的不是那么彻底。
这是第一本同“巨型”书籍打交道的一次。
2
而这本非虚构类书,不一样。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
在介绍“她”之前,准备好了几个故事。
故事一
故事有个前提,我经历的二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一个问题:方向感很差。所以,思维里根深下了这个想法。
室友问我关于去某个地方的路径及坐标,然而我不确定具体的信息,但还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首先,并没有搜索已有资源。比如说手机地图,查找已有的地点的信息。其次,脑海里已经构思了这个问题的具体解答方案。
我也是实诚。
绘声绘色的以左边,右边,前边,直行,十字路口,特定地点的名称等等信息告诉对方。
对方没有一脸懵逼,他问第二个人的话让我一脸懵逼,他说:你(另一个边上的人)听懂了吗?
当时,很惭愧的说,我有点脸红,甚至心头有点火辣辣的。
为什么其实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并没有解决好呢?
为什么突然我会有点惭愧呢?
为什么我不想搬出我方向感差这个理由呢?
我一连串的想法想对思维的产生问个为什么?
试图罗列这个故事中我遇到的问题:
- 一个实习过三个月时间的地方,为什么我说出具体地址?
- 时间都是怎么过的?
- 明知可能解决不了,为什么会撑开面解决?
-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还有许多嘛?为什么你没想到?
- 为什么你突然间为这次而脸红?
...
故事二
是去年年底开始接触量化这个概念。
比如有人会统计一年读了多少本书,工作多少小时,写字多少万字等等...
量化结果本身就有点让人惊讶,更何况有人就通过量化该善了自己呢。比如量化之后发现其实自己花在电视剧上的时间超多,那就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比如量化发现原来阅读一本300页的书,其实总共大概花3小时左右,原来还一直以为看书很费时间;再比如,量化发现原来睡眠时间大概7小时也可以很好的工作,一直以为要睡足8小时才可以;再比如量化发现一周的工作时间最多50小时,还以为可以安排90小时小时的任务呢...
这些量化很惊人,真的很惊人。
关于量化时间最佳的读物《奇特的一生》,读过的人,没有不佩服的。
为了统计好自己的睡眠时间,希望解决早起这个问题,于是向同事问到是哪款记录睡眠时间的App,另外几个同事都知道我并没有手环之类的,听到问题后,都哄堂大笑起来,说要手环才行,还说你怎么学的工科。此刻我便急于解释起来:下载后把手机睡觉放身边。又是一通大笑。于是给我解释了记录时间和检测睡眠质量的原理。
这是个琐碎的小故事。
而我看到的不是别人的发笑,而是这一连串的问题怎么避免发生和为什么会急于解释起来更加的窘迫?
我对思维的产生以及它的各方面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我变成了现在的我?
试图再次列举我遇到的问题:
- 有认真描述这件事嘛?
- 你急于表现什么?
- 你解释的时候心理想的是什么?
- 为什么你平静不下来?
- 原理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你没想过这个问题?
...
简短的故事,并不完全是需要了解自己的理由。也不全是购买此书的理由。
对的,这并不是一本医学著作,印象中好像只有医学书籍才是如此的大块头,实是一本心理学书籍。
这是一本解决关于行为,知觉,学习,认知,智力,动机,情绪压力,爱情,感情,社会和文化的著作。
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感觉是怎么工作的?人怎么能识别各种事物?人怎么能记住各种经验?人是怎样理解语言,又是怎样组织和表达语言的?人是如何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所谓人那么有“个性”是怎么回事?人的情绪和脾气又是怎么回事?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嘛?人的意识是怎么回事?意识之外又有些什么?还有梦?人的智力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成分?怎么测量?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这本书带你面对这些问题。
不知道需要读多久,也许很久吧,未知比已知更多。
遇见更好的自己,思维意识里需要有这么个种子。
--《心理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