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作的前提是得有东西可写,老实说,参加写作打卡21天以来,我会经常陷入灵感枯竭的困局,最经典的一次是,打开word,看着光标一直在闪,但页面仍是空白的,搜索枯肠,无从下手,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拼凑一篇文章出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肚里没墨水,书读得太少。
写作灵感这玩意儿真的很难把握,毕竟灵感这种东西有就有没就没,强求不来,但为什么总有些写作高手有着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和素材呢?
也许跟以下几点有关。
一、多与人交流
总说作家或者爱文字的人总有那么点清高,喜静不喜闹,在与人沟通上总缺少些热情。但往往通过与人交流才能打开自己的思维,获取些其他的信息,才能为自己写作提供素材。
讲真,我很喜欢聚会,圈子不局限于自己的闺蜜好友圈,与朋友的朋友,或者客户等等,跟各式各样的接触与交流,发现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这次不同的经历会触发你很多想法,长更多的见识。
二、多出去走走
总困在家里,或者只在工作的地方是很难打开思维的。这也是我双休闲不住的原因。好友有时会调侃我双休比工作日起得还早。但唯有在还能走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才不枉这个年龄。
每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另一座城市,听讲座、看展览亦或旅游,这些无形中都能给我带来某些灵感。
接触不同地方的人与文化会让你有新的收获。打开自己的心门,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生活不是简单的两点一线,单曲循环,它有很多种可能。
环境动不了,但你可以走动。
三、多阅读
这个是真理。
至于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上,我并不认为“推荐书”是一个好做法,想反只要你喜欢的书 ,感兴趣的书都可以读,大量地读,拼命地摄取,唯有达到一个量才会引起质变。
灵感其实是生活中遇见的某件事与你脑子里的某个观点突然不谋而合而爆发出来的,而脑子路的某个观点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读书。
书读多了,脑子里的素材也渐渐积累起来,有时某些好的句子或观点总能触发你的灵感。这样就不愁没东西写了。
四、多记录和思考
看书不能只是看完就算,包括视频。总之只要是一个摄入知识的过程就必须做记录,勤思考。
信息膨胀;繁多,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知识搜集者,善于归类整理,并且懂得加以利用,这样所摄入的知识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另外还必须思考,书的观点只是代表作者的看法,并不代表你自己,因此必须得有自己分想法,不能人云亦云。而思维和想法的锻炼过程其实是训练灵感的过程。写作灵感往往会在思考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21天写作打卡给我带来的最大挑战并不是能不能坚持写,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尽快找到灵感并完成一篇文章。
每当我灵感枯竭时,我会开始扩大自己摄入信息的范围,这是培养灵感的重要途径。让自己尽量多地吸收知识,并且对输入的东西加以思考转化输出。
俗话说:你得肚里有墨才能出笔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