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中,提到需求体系化可能涉及的三个用户。今天便聊聊第一个用户BA,BA一般会在进行需求分析,尤其是需求实例化的过程中会用到需求体系。一般情况来说,新的需求引入的可能是对已有的特性的修订,也有可能是新增一个特性。无论如何,最重要的就是场景。如何把需求实例化中的场景很好的复用起来,更新和丰富到我们的需求体系里面去。最终利用每迭代的需求实例化的机会去不断地丰富特性的场景会显得特别重要。
这个过程,描述了几个很重要的点:
- 由BA去构建我们的需求体系。
- 不需要有太多额外的付出,利用平时的需求实例化的过程去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需求体系。
- 每个迭代利用需求实例化的场景拆分过程去不断丰富需求体系的场景,同时自然也需要去不断抽象提炼我们的新特性。
整个过程,很像是在写代码的过程中,不断去补充新的实现代码,然后根据新的实现代码去进行重构。重构的过程也是对我们需求体系的特性架构的不断重构的过程。这样一来,上次刘东项目提到的典型场景的抽取就自然而然的是重构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就好比在做代码重构过程中,不断去抽取公共的那部分代码出来进行复用。
公共部分的抽取,就像代码的提炼和抽取一样。一来,是为了更好的复用。二来是为了节约特性场景拆分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的需求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时候,需求分析对已有的波及影响会越来越清晰,同时BA的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少。
感悟:之前需求体系化一直做不起来,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和现有的活动连接起来。没有想清楚究竟应该做成什么样的。先找用户,找准用户就能定出场景,根据场景再去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当用户和场景明确后,一切自然也就明白了。
小确幸
早上出门时,发现天气降温了,穿了一身稍微正式的衣服,想要穿高跟鞋。但鞋柜去找,发现想要穿的那双鞋子,被擦拭得很干净闪亮,放在鞋柜里。妈妈说,她前段时间帮我擦了鞋油。好感动,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晚上回来,也有香喷喷的饭菜吃,实在太幸福了。
下班路上,看见一只小麻雀停在路边上,细细看了一下,小麻雀的长长得罪尾巴,圆嘟嘟的肚子,还有很漂亮的羽毛,谢谢这只可爱的小麻雀,感恩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