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跟着永澄老师共读了《思考,快与慢》第一部分第一章“故事的主角”,老师用流程图分解了人们在感知事物后是如何采用直觉捷径(系统一)来解释事物,以及后来如何调用理性(系统二)来解答前面系统一解决不了的问题。
听了老师的分解环节,我觉得他对每一个关键词和关键句子都不放过,仔细研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关键部分精细阅读,在知识阻塞的地方慢慢研究,仔细钻研,最后终于打通了“系统一”和“系统二”之间的重要节点,做出了下面的流程图,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我们感知事物和解释事物的全过程,老师做学问的严谨态度令我惭愧!我当时那么多地方都想当然地放过了,认为“当然是这样的啊,我们不都是这样想的吗?”
我在阅读时没有在关键地方停留,没有把看似普通的描述与书中的关键词“捷径”“判断”“感知”等结合起来,也没有把整个“系统一”和“系统二”思考的全过程通过简单事例梳理一遍,只满足于个别细节的理解和各分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清。看来我阅读时站的高度还不够,对全章的布局以及“关键词”的抓取还很欠缺,需要多多练习!
这幅图清晰地呈现了快思考(红色线条部分)的分解环节,在感知事物进入我们大脑后,我们的系统一立刻对它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相应的答案。我对老师讲的“隐藏的解释分解环节”里面大部分看懂了,也很认同老师的观点,但我觉得有的句子如果变化一下表达方式,应该让普通读者更好懂。我对上图做了补充(由于还没学process on,先手绘一个流程图):
一、我来解释下我补充的几点:
1. 把“对象”写成“感知的对象”可能让读者更明白含义,即我们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
2. “对象的情绪如何”,这里的情绪是指“感知的对象本身表现出来的情绪”,还是我们作为“”主体对感知对象产生的情绪”?我觉得这两者是有明显不同的,应该分开说。
我觉得这里的“感知对象”应该分为两类:有生命的对象(如人、动物或组织),某特殊的对象(如植物)和无生命的对象(如数字),因为对于前者,它本身是可以有情绪的,而后两者它通常不产生情绪。
所以对于第二个问题-“对象的情绪如何”,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回答:
a.如果感知对象是有生命的,就既要回答它本身的情绪如何,还要回答我们(感知主体)对它产生了什么情绪。
b. 如果感知对象是特殊的对象(如植物)或无生命的(如数字,消息),就不需要回答对象的情绪如何,因为它们不产生情绪,这一步可以略去。我们只需回答我们对感知对象产生了什么情绪。如看到数字“17*24”,立刻产生这样的情绪“太简单!”
3. 基于上述第二点对感知对象的划分,“对象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也可以分开来描述。
如果感知对象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直觉来判断一下它是什么目的。因为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包括动物,他们做出某种行动都是有目的的,这不难理解。
但如果感知对象是无生命的(如数字),“目的”这个词就有点令人费解,因为无生命的事物不可能有目的,“这两个数字有何目的?”,这句话好像讲不通。当时永澄老师问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有点发蒙,我以为是不是在问:卡尼曼写这两个数字是什么目的?
所以,对于无生命的事物,如果把直觉提出的问题改为“感知对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是不是更容易理解?“17*24”这个表述的意义就是“算出一个得数”
4. 另外,我们在感知一件事物之后,我们的直觉上会马上问:“”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
由此衍生出两个问题:
a. 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b. 我以往的哪些经验与此相关联?
如,看到“17*24”这行字,我的头脑里马上闪出“不用算,略过,接着往下看”。然后马上想到这应该是“小学二年级学过的乘法守则”。
二、通过学习和反思这个流程图,我对生活中出现的“直觉捷径”现象数量之多,出现频率之密感到吃惊!
1. 我们往往在没完全明白一件事物是什么之前,就妄下结论。
如那天我给一位朋友打电话,邀请她来参加“钻石活动”,她一听说是网上视频学习,由一个俱乐部组织的,马上就说“参加这类网上学习活动,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算了吧。”尽管我向她解释了参加活动可以不用上传个人信息,只是和我一起互动,互相提问回答,她还是不愿参与。
那这就是在没完全了解“钻石活动”是怎么一回事之前,大脑就启动了直觉捷径,即“凡是网上参与的活动都不可信,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有了这个大前提,后面的细节都不需要再搞清楚了。
2. 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自己随意给一个答案,而且自认为这个答案是对的。不去深究有没有反面的例子,没有对自己的答案提出一点质疑。
那天我看一位同学送她孩子去上英语补习班,我很奇怪,因为这位同学自己大学就是英语专业的,为什么不自己在家教孩子?反而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呢?
结果那位同学说:“他(儿子)要是愿意听我的就好了,自己教自己的孩子是教不好的,只有把送到别的老师那里他才愿学。”
我听了这话,就想“嗯,也许是这样,孩子根本不怕他妈妈,妈妈管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教自家孩子英语,孩子不愿学不愿听,妈妈那他没办法。”但这位妈妈有了这个执念,也就心安理得地把孩子送去辅导班了。
她可能没反过来想:真的是妈妈教自己的孩子英语就教不好吗?那为什么有本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而愿意听辅导班老师的话?这些答案需要耗费脑力仔细想想,费神,所以我的同学就懒得想了。因为从“自己教自己的孩子是没法教好的”这个解释里,她已经得到了满足,后面的思索过程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