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CC
29岁开始写小说,怎么也算是大器晚成了吧。
更何况是从33岁开始跑步。
村上春树的小说颓靡忧伤,充满迷蒙和幻象。以为本人也是同样的气质,没想到的是,这部类似传记的文字,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自律、专注、严格和节制。感觉他就像一棵没有长在丰饶肥沃之地的树,扎根,汲取,一寸一寸地,长成了参天。
他描写29岁那年突然决定写小说的情景:“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回复了绿色的草坪的触感,以及棒球发出的悦耳声响。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中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
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吧,有个念头冒上来,你心一动,人就怔在那里,周围的镜像立刻失色失声,你仿佛得到了个什么启示,心不能言,却一下子澄明通透。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这样的启示生生浪费了。回过头,继续哼哼哈哈,握手微笑,劳顿苍忙,寂寞热闹。
第一部小说《寻羊冒险记》之后,他开始想要专职写作。当时,他还在经营酒吧,经过开始的千辛万苦后,酒吧已有起色,把什么都投给写作,是孤注一掷的一场豪赌,很可能穷困潦倒,像很多写作的人那样。而经营酒吧,已经吃喝不愁了,继续下去,应该会招财进宝。
他反省,说,“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
有人劝他,可以把酒吧交给别人打理,自己躲起来写作。他没有接受。“无论做什么事儿,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
于是,他关了酒吧。
于是,剩下的时间,他写作,一字一字;他跑步,一步一步。
其实,写作这件事,有很多的隐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他们说,写作如舞蹈,写作如蹦极,写作如摆渡,写作如旅行,写作如做爱。
在他这里,写作,就是跑步。
跑步是恰合他性格的一个表达,是他个人心性、情致的纹理,让跑步和他的写作,有了很多共通之处,可以融合在一起,可以共处。
比如,他喜爱独处,表达得准确一点,他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就像跑步这种行为,不需要竞技对手,完全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向内向心的事情,也是自然而活力的事情。等同于写作。
比如,提到作家究竟该健康地活着还是颓废地活,他说,世俗的观点都是“艺术家=不健康、颓废者”,(比如,搞艺术的都是长头发,大胡子,脏兮兮),而看到一个作家过再正常不过的日子,别人会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作家。他说,“写小说乃是不健康的营生,如欲处理不健康的东西,人们就必须尽量健康。这就是我的命题。甚至说,连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健全的肉体。”所以,他长跑,他不抽烟,他晚上十点睡早上五点起,他的体力可以战胜写作的毒素。
比如,他写到一次跑完马拉松后的情景:“我终于坐在了地面上,用毛巾擦汗,尽兴地喝水。解开跑鞋的鞋带,在周遭一片苍忙暮色中,精心地做脚腕舒展运动……这是一个人的喜悦。体内那仿佛牢固的结扣的东西,正在一点点解开。”那种喜悦和类似于成就感的内心情致,也如同写完长篇,搁笔,轻吐一口气。呼。
写作,跟跑步,都成了他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