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这张1946年的航拍图,最让我诧异的是原先位于4号院门前的7号小平房的位置上还是一片空地。
那么,7号小平房的建筑时间又成了一个谜。
我在《对黄埔路2号和4号历史的一个猜测》中写到:“当年位于黄埔路4号大门前的7号平房,比较狭长,高度较矮小,应该不是级别高的人员使用。我怀疑,7号平房正是把守大门的‘戴着白色头盔’的美军宪兵驻扎的宿舍。”
“戴着白色头盔的美军宪兵”一说来源于博友小毛的一位老钓友的回忆: “(他)1946年来南京时也就12~3岁,他得知我住4号时说起过那里面住过美国人,他早年路过此地时看见门口有美国宪兵站岗戴着白色头盔,印象深刻。”
而这张航拍图的出现,彻底否决了我的猜测。既然一开始7幢小平房并不存在,把守院门的士兵还是会有宿舍的。
这样又回到“1946年之后,这六幢U型平房究竟会是谁在使用”的问题上去了。
我还是偏向于这里曾经是美国陆军顾问团在南京的驻地。
任东来在《1941-1949年美国在中国的军事机构及其沿革》中提到,虽然美国在1946年6月30日宣布撤销美国驻华陆军的建制,但这些行动并不意味着美国陆军在华军事存在的结束,因为美军北平总部和南京总部依然存在。根据马歇尔的指示,1946年10月28日南京总部改名为美国陆军顾问团(Army Advisory Group),并与1945年11月23日成立的美国海军顾问团调查组(Naval Advisory Group Survey Board)合在一起称为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the U. S. Military Advisory Group to China)。
既然美军有南京总部,其驻扎场地一定不小。那么会在哪里驻扎呢?
2011年底,就此问题我询问过住在我楼下(去年2月份已经搬走了)的王辅一将军,他坚持“美军顾问团并没有办公地点,到哪里就住在哪里。”观点。
可以这样解读王老的观点:如果是跟随国军部队行动的美军顾问团的成员,国军到哪里,美方人员也就跟到哪里。但是,既然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总部设在南京,那么肯定就要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地。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各单位陆续返回原先的办公场地,南京城内应该没有空闲的房舍给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使用了。另外专门建造,时间及资金上都难以保证。而这六幢建于沦陷时期的U型平房,体量十分庞大,南靠明故宫机场,北邻国民政府国防部,是个最为理想的驻地。
原先4号大门前的那幢7号小平房,相对于其它幢平房来说比较简陋。在军院时期,与8号平房一起是食堂职工的宿舍。
不排除如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可能,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与东面露天游泳池同时期或者是先后兴建。
如果是先后兴建的话,根据两处的位置判断,应该是先建游泳池,后建小平房。我的理由是,假如一开始有新建小平房的计划,一定是要建在8号凹形平房的东面,这样,一进院门还会有一处宽敞的停车场地。
如果是同时期兴建的话,游泳池建在靠近河边则是最为理想的了。
另一种猜测就是解放之后,由南京军事学院专为食堂职工建造的。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2015-07-07 22: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