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梦想”曾经是一个崇高的词汇,不幸的是,被用滥了。在一个基本拒斥崇高表达的时代里,它流向了平庸,流向了羞于提及。“梦想”本身已经平庸了。
年轻而无所畏惧的时候,你可以体验“无知者无畏”的气壮山河,反正你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你的宏愿早已被他人许下,你的话语已被他人说过。你特立独行,走路脚底生风。听不进劝说,于是会走进“林中两条小路中人迹罕至的那一条”。结果,人口基数太大,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人也很多,两条路上都堵满了人。
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战争,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绝望,没有经历过能够书写和纪念的痛苦。我们正在经历的,只是消费时代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广告,只是日复一日自我价值的叩问,无聊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鸿沟之上怀疑自己是否平庸。
不断从非黑即白的对立状态中走向灰色地带,从绝对二元对立的单一夙愿到更复杂更深厚的自我诉求,从对自己能力无限、前途无量的幻想到认识自身的局限和对外界宽容。这些转变并非易事,也无可厚非。“变得现实”并不是什么值得抨击的坏事,“心怀梦想”也不必要用来标榜和宣扬。毕竟,我们都是在现实和梦想中间苦苦寻路的人。
“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随自己心愿。”
我们都长大了,并学会接受现状,我们开始为喂饱自己、养活家庭、买房买车、升职加薪而忧心苦恼,但还是不甘愿从内心接受自己终将平庸的现实。
A平庸的社会根源
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丧失自由和创造力,除了物质需要之外别无他求,以现实为自己行为和思考的上限,以身边的人的普遍言论和感受为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最终自动放弃生命中的其他可能性。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与日俱增,人们开始慢慢失去共同的志趣和理想,渐渐不愿和人吐露内心深处的观点和看法。和崇高有关的话语被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解,甚至在娱乐至死的催化剂之下遭遇前所未有的反叛。让内心稳固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人类变成了某种由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理念的载体。成功的标准变成了:一个人是否取得了这种理念下的合理价值。
我们一边希望自己成为被注视的对象,渴望自己在特定人群中树立某种“楷模”,同时又容易对他人良好的生活状态羡慕嫉妒恨。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接受他人过得比自己好这一事实,并且面对自己日复一日单调琐碎的生活,感到乏味无趣甚至愤懑不平。这就是为什么,每天早上醒来,刷着朋友圈的你总会对着那些晒美景、晒美食、晒自拍、晒幸福的内容,内心五味杂陈。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单一的生活目标、社会快节奏的高效运作模式,让你不得不从和别人的比较中获取成就感(而非转向内心的自我探求)。在不自觉的比较心态的驱使下,你不禁怀疑:是不是别人过上了你原本想要的生活,而你自己却一事无成?
B不甘平庸的教育根源:科学家总好过厨师
在我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平庸的种子尚未种下。恰恰相反,我们的头脑中长期占据着截然相反的理念灌输:宏图远志和英雄梦想。正是这两种观念灌输,让我们从小视伟人或圣人为神明,将梦想在语言上简化为“科学家”或“政治家”。
我们的教材里,写满了成功者的宣言和对英雄主义教条式的赞美。世界观尚且模糊的我们早已构建出一种近乎真实的想象: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会通过智慧、努力、坚韧和勇气书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而事实是,现实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等到我们真正投身其中的时候,才猛然发觉:我们从未被告知或引导自己会有朝一日成为塔底的大多数,而只是日复一日地坚定冲向塔尖的信念。
当前中国阶层流动的特点归纳为:
1. 碎片化:分化了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再扭结,呈现无序状态;
2. 断裂化: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结构出现断裂,两极化的群体不再有共同利益;
3. 层理化:社会群体横向流动的通道相对畅通,上下流动的通道阻滞,阶层之间形成了分明的界限并且难以实现利益的交流。
在阶层关系相对固化的当下,仅凭个人努力和才华很难在40岁之前抵达先前预设的成功标准时,我们开始转向用谦逊、正直等德行来定义自己,而非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当学校教育将成功片面定义为成绩好、进名校、智商高、有理想的时候,那些缺乏此类特质的学生就会被鞭策、忽略甚至放弃。”。好在已经有很多家长从家庭的层面对这种教育进行了反思。比如刘继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鼓励孩子做个幸福的普通人,不必非要做个呼风唤雨的英雄,而是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比如朱莎莎的《泡芙妹,全世界我最喜欢你了!》告诉孩子:“养育你只是为了完整我们的生命,就算你今后平庸至极,我也一样爱你。”在家庭教育中,打破对于英雄和伟人的迷信,让孩子接纳自己会成为一个普通人的事实,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
C不甘平庸的现实助推器
成功学并不能产生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功学”进入中国,一时间励志书籍、成功培训、教育传销火爆异常。据调查,中国有81.3%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86.5%了解过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当时年仅25岁的陈安之在美国受“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影响,回国后创立了“陈安之研究训练中心”,不到两年身价过亿。成功学的演讲和培训大多在群体狂热的环境中,通过没有逻辑却激动人心的传销式口号式传播,达到自我催眠的作用。
人的成长之路是由放弃和失败铺筑而成的。从生命之处脱离母体,到成长过程中如影随形的烦恼和压力,再到意识到“生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约束的梦,而现实是由不完美的联系构成的”,都是丧失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征。
因此,在一个人短暂而仓促的一生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直面那些个人无法左右的得失,学会迎接失败,理解失败的价值,远比学习如何成功重要得多。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中说的那样:“真正重要的是那种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为他人牺牲奉献。”
毕竟,在这庸常细碎的日常生活中,想要时刻保持警醒和自觉,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平庸,体察到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所以,我选择了跑步!
跑步,在平庸的生活中,体会到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