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对抗消沉,用瑜伽保持活力,拒绝平庸的机会,虽然找到真正的好东西很难,但大部分时间say no,想必也不会失去太多。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可以活到老学到老,至少现在,对探索知识的渴望是一种本能的选择。查理芒格推荐的书单有很多,可以适当计划着买来看。
这本书小巧精致,摸起来手感很好。想要做的事就是看起来简单,坚持下去需要智慧:认真的过好每一天,认真的完成每天的计划,早起,守时,专注,用心,过上一种正直,善良,幸福的生活。保持阅读,打造属于自己的工具箱可以开阔思维。现实中,如果你对自己的心理预期不一样,那么先去做你内心有确定感的事,因为人生以意义为中心。如果当下做的事失去目标感,就停下脚步调整,要么换思路,要么换方法。
我很喜欢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遇到问题换个思路可能比盲目坚持有意义,凡事往往,皆为序章,你没做过错误决策就不可能掌握最大的成功的钥匙。
一个想法本身往往很难有足够的吸引力,关键看你如何实现它。想法显然重要,但不如执行那么重要。想法会调整演变,其实也是执行的一部分,阶段性调整也受情绪控制和干扰,如果目标和方向不变,想法本身就是好的。
关注自我成长,情况如此这般,一件事没做成是因为愿景力不够,说白了不够笃信,不能120%的相信就无法驾驭自己,更别提掌控局势。有时候自己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不能自拔,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事,只能边做边找方法边完善,过程太细化只会降低效率,强迫症逼你做的事即使不做也不会go die。如果做事的成本线太低,那么即使挣扎也跳不出拐点,随着时间推移,越挣扎越痛苦,最后放弃,但凡坚持下去,人设会level up。家人之间需要互相鼓励、加油打气,他们是最忠坚的力量。命和运不一样,先后次序也不同,运气好不代表命好,环境因素和自我规划会影响你的命,运气好请努力,运气不好所以更要努力。
任何的独立,来自于经济的独立,有点俗也有点可爱,但事实如此。独立思考独立审美独立行走独立决定,自我的权力空间变大,骨子里的强势也会鞭策你不敢轻举妄动,让你特别扎实的不激进,特别美好的小心翼翼。人生所有的磨炼来自于不平凡的经历,它们是鲜花是礼物也是勇气,人生无法倒叙,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不是恐惧而是抱以侥幸,但逃避不是方法,要正视问题并解决,水来土掩,兵至将迎,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生活中的光,是找不来的,虽然开关一直在那里,只要找到开关,光就一直在那。有些人教我们想象光,而有些人却教会我们打开开关。感恩一切,太费力或太复杂都难以长久,我只愿细水长流所拥有的美好和幸福。
引人入胜的好文章,一定不是纯感性思维的联想和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有理性逻辑的架构,不是抽象表达情感,而是具体到言之有物的有理有据。又 整体丰满、鲜活、有质感的细腻。如果你不能独立思考,那么很容易被作者的观点协同,心理也容易从众,思维模式被浸化,又 很难去辨证。
诚然,大部分人陷入自恋的误判心理,自我预设的模样,很勇敢,很成熟,很理智,很有奉献精神。但是对于某些选择,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而振振有词。什么使人幸福?有选择才有幸福,包含了无限的自由空间和自我价值的确定性,往往事与愿违。查理芒格说“如果你确定你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在普世教育制度下,我们所有人其实早已形成集体人格,我们的角色被训练好,然后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外壳形成一个集体。我们依据这个标准做事,被训练,被模拟,再形成集体人格。共性显而易见,有目标感的边界,有恐惧的边界,有道德的标准,有集体社会价值观的准则,有世俗观念的人群…总之,大部分人的感知和认知系统都会受到边界的制约,集体从众心理,集体倾向往往也会出错。毕竟大部分人都一样,心里边界感越缺失,越容易受到别人的操控。有选择才有边界感,有边界才有幸福。
—Queenie201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