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另一张翅膀
昨天的《刘备的翅膀》一文中,关于刘备缺少另一张翅膀的事,没有说透,今天接着说。
刘备不光是能够立足平民阶层,其实还有打通精英阶层的能力。早在刘备求学那几年,就和师兄公孙瓒打得火热。在小贵族师兄面前,刘备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谦卑,而是相当的合群,还喜欢上了贵族娱乐——喜狗马(打猎),音乐,美衣服。一点没有大家常见的的自卑自弃,甚至仇富和心理偏激。
这种豁达的心态很得精英阶层的心。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和当地名士陈登陈元龙相互欣赏,陈登和糜卒一样是坚定的挺刘派,为刘备入主徐州多方奔走,他把刘备看做和大儒孔融一样的人: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后来在刘表的清谈会上,许汜说陈登坏话:湖海之士,一股骄狂之气“,因为当时陈登和他见面时,对他很不客气——自己睡大床,让许汜打地铺。
刘备当即怼了回去:“现在天下大乱,你还到处买房子买地皮,要是我,我睡百尺高楼上,让你打地铺!”
既谦和,又有原则,在荆州蛰伏的几年间,刘备尽收荆州士人心。以致于赤壁战后,孙权因为当年的江夏屠城的勾当,荆州人不欢迎他,只好放任刘备去接受荆南四郡。
刘备在荆州的顺风顺水,除了感谢自身的努力之外,一定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老兄弟关羽。
刘备在荆州的家底其实并不丰厚,不能引起猜忌,所以不能大肆扩张,以致于当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刘备还是兵不满万,但是能够逃出升天,全仰仗关羽掌握的精锐水军。
关羽学习能力非常优秀,一个北方人,却能在荆州的几年间精通水军,而且还是一支能打硬仗,水陆两栖的精锐。刘备南逃之际,全靠关羽的保护,和曹魏名将乐进、徐晃、文聘、满宠,一路死磕,可以说,是关羽挽救了刘备最后的力量,后来的夺取荆南四郡,依靠的依然是关羽的水军,赤壁之后的东山再起,关羽居功至伟!
忠诚、有谋略,武力高,所以刘备放心的把荆州交给了关羽。
2 老员工壁垒
三国时期的刘备一定不知道有个词叫“老员工壁垒”。
意思是当最初打江山的老员工开始抱团,倚老卖老,反感甚至阻止新人的进入。
老兵看待新人就像老子看儿子,怎么看都像垮掉的一代,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抱团形成老人帮,把新人排除在核心圈子外。
关羽就是这样做的。关羽的一个性格缺陷就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就是关羽对小兵很好,但是对知识分子有莫名的仇恨。
本来刘备“借”荆州之后,“荆楚群士从之如云”,结果关羽经营荆楚九年后,荆楚士人离心离德,所以吕蒙白衣渡江后,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夺下了荆州,甚至还有帮助孙权劝降的,关羽的负面作用可想而知。
3 不与老兵同列
眼皮底下的不放在眼里,远在蜀中的新人关羽一样看着不爽。
马超投靠刘备后,关羽听说马超很牛,还是个世家子弟,两样都犯了关羽的忌讳,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是什么人。
诸葛亮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关羽那点心思,就回信说:马孟起(马超)文武双全,是英布,彭越那样的人,可以和翼德(张飞)一较高下,但是比起超凡脱俗的美髯公您,还是差得远那!
关羽拿着这封信,发遍了自己的朋友圈。
汉中之战大获全胜后,刘备大肆封赏,尤其耀眼的是四大将军,一看里面有黄忠,关羽立刻又不爽了。
黄忠是当年收复荆南四郡的时候归顺刘备的,历史上们并没有关羽和黄忠的交手,所以关羽并不认可黄忠,并且抛下一句狠话,足以寒透所有人心: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4 倒下可以有多快
当这样的老员工处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态时,那是相当危险的。
只可惜,刘备的手中,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替代关羽,只好任由关羽在荆州胡作非为,甚至为了平息关羽的怨气,还赠予符节和黄钺,这级别比尚方宝剑还要高,对下级官员可以先斩后奏。正是这个举措为后来的悲剧埋下祸根。
当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孙权拿着当年的“借据”要求刘备归还,刘备差点和孙权为此大打出手,结果因为张鲁投降曹操,刘备只好草草地和孙权签署了和平瓜分荆州的条约。
签订了和平条约的刘备赶回去对付曹丞相了,留下关羽继续镇守荆州,但两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竟是永别。
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开始了北伐。这一仗开始打得顺风顺水,尤其是水淹七军之后,中原震动,反曹势力蠢蠢欲动,甚至远在邺城的魏讽也企图发动政变响应,形势一片大好。
正是这种大好,遮住了所有人的眼睛。一张看不见的大网已经牢牢地罩住了关羽。
首先是荆州内部,关羽对于“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的糜芳、傅士仁非常不满,扬言:“等我回来收拾你们”。
糜芳是什么人?那是当年把全部身家都贡献出来的糜氏家族的人,就换来今天这么个结果?糜芳非常伤心。然而符节黄钺表明,关羽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两人特别不想关羽回来。
孙权也不想,派出埋伏了太久的吕蒙,玩了一把白衣渡江,到达傅士仁把守的公安时,傅士仁二话不说投降了,而且主动去江陵劝降了糜芳,糜芳也没有废话。
公安和江陵,是刘备荆州基业的门户,这两个地方丧失,荆州三郡大势已去。
5 开始了,就不会结束
后面的故事都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是我们今天回顾这段故事,仍然不胜唏嘘,当年成就刘备基业的老员工,怎么就成了后来最大的漏洞呢?其实,善待老员工没有错,错就错在把善待理解成了迁就,所以就在一些中小型的决策上不断地犯错,这些错误积累起来,就变得无法收拾,最终变成巨大的方向性错误。结果就是彻底失败。
纵观史书,这样的故事自从开始,就没有结束,每个时代,每个环境,每个集体,都在或多或少的上演。
老员工们把持着集体的多半资源,由于前期注入了感情,总是把后来人看做是来摘桃子的,因为大量新人涌入的时候,往往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于是老员工会不自觉地抱团阻挡新员工,这就是老员工壁垒。
这时候老员工的能力越大,破坏力越大,其实我们看到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多杀功臣的故事,原因就在这里。北宋算是和平解决,却埋下另一条祸根,所以,到底怎样解决老员工壁垒问题,值得每一个当权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