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继续和大家一起共读这本,全面阐述老子道家思想的经典作品:《老子的智慧》。
前面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第一个部分:道的性质,也就是《道德经》中的第1-6章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分享第一部分内容:道的教训,对应老子的《道德经》一书的第7-13章内容。
第七章: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意思是说,自古至今,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的缘故,乃因它不自营其生,所以才能长生。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常把自身的事放在脑后,但是他的收获却远超出他的本意。这还不是因为他遇事无私,故而才能成就他的伟大吗?
老子理想的统治者必须懂得谦退之理,不把自己的意欲摆在前头,所谓“外其身”,自然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不优先考虑自己的利害,所谓“后其身”,自然能实现他的精神生命,这是一种典型的合作共生的利他主义思想。
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说:“覆载万物的道何其伟大啊!君子不抛弃主见是体会不出的。抱无为的态度去做,便称为‘天’;以无为的言辞来表达,称做‘德’;爱人无私,施恩万物,叫做‘仁’;视不同的万物为同体,称为‘大’;行为没有形迹,叫做‘宽’;具备所有事物的不同点,便称为‘富’。
第八章: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接近于道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冷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若对照研究老庄的著作,不难发现二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不争”的观念。老子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不争、谦恭、涵养及就低位(如水),他曾利用不少篇幅来谈论。然而,要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和这个相同的观点,不但不容易,甚至可说是不可能。所以人们常误以为庄子比名家更强调雌性的精神。其实,老子以“水”作为柔弱、就低位等智慧之象征,也正是庄子口中的“精神宁静”。
上善若水,很多人都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上善若水”。水是印度、西方和东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著名的哲学史学家陈荣捷指出:“初期的印度人将水和创造连接在一起;希腊人则视之为自然的现象;古代中国的哲学家,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则宁可从中寻得道德的训示。”水柔顺、处下、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为老子所吸取,被视作人民应该追寻的完善人格。
第九章:自满的危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说,如果说你开始自满自夸,不如就此打住,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逼人必易遭打击。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永久保住他的财富;而那持富而骄的人,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才合乎自然之道。
这里的“功遂身退“的“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隐匿形迹,“身退”是敛藏,不表露,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后,不把持,不占有,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对位禄的贪慕往往容易让人恃才傲物,自取祸患。比如李斯做秦国宰相时集富贵功名于一身,显赫不可一世,然而终不免做阶下囚。当他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庄子最能道出贪慕功名富贵的后果。当楚国的国王要聘请他去做宰相的时候,他笑笑回答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老子提倡“功遂身退”也并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膨胀自我。陈荣捷说:“虽然隐士时常借用道家的名义,但道家的生活方式却不是隐士式的。退隐的观念即使在儒家思想中,也不全然匮乏,孟子即说老子之道是:可以退则退。”
第十章:抱一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老子重点将了修身的功夫。抱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家概念,意思是合一的意思,魂和魄合而为一,即合于道。老子说: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使心境处于静定的状态,观照内心的本明,最终使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臻于和谐的状况。在这里老子把人性非恶比做“婴儿”和“璞”。但老子所讲的修身功夫又与瑜伽术有所不同,瑜伽的目的在于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后乃推其余绪而爱民治国。
最后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意思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无的用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里老子讲到了无的存在意义,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的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的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有”、“无”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同,第一章的“有”、“无”是就超现象界、本体界而言,而“有”在这里指实物,“无”是对“有”的否定。一般人只注意到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老子在本章通过车、器、室三个例子,说明车轮中空的地方可以转轴,车才能行驶;器皿中间空虚,才能盛物;屋室中空,才能居住。从而总结指出“无之以为用”。老子意在说明:一、“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二、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为一般人觉察而已。
第十二章:感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里的意思是,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致味觉丧失,食不知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珍宝,终致行伤德坏,身败名裂。
所以老子认为,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主张摒弃一切外物的引诱,以确保固有的天真。“为腹不为目”,“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为腹”即建立内在恬淡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旋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益空虚。特别是上层阶级,如果寻求官能的刺激,流逸奔竞,淫逸放荡,心灵激扰不安,则会给社会带来种种弊害。所以老子唤醒人们,要大家务内而不逐外,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第十三章:荣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意思是,世人重视外来的宠辱,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受辱,都免不了因而身惊,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惧大的祸患也因而身惊。
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身惊呢?因为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宠上辱下,宠尊辱卑。得到光荣就觉得尊显,受到耻辱就觉得丢人,因此得之也惊,失之也惊。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也身惊呢?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假使我们忘了自己,哪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说,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给他。
“宠辱若惊”,在老子看来,“宠”和“辱”都是对人尊严的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得宠何尝不是被剥夺了人格的独立完整。得宠者的心理,总是感觉到这是一份意外的殊荣,既经赐予,就战战兢兢地唯恐失去,于是在赐予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因而自我的人格尊严无形地萎缩下去。若是一个未经受宠的人,那么他在任何人的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完整。所以说,得宠也是卑下的,并不光荣,即所谓的“宠为下”。
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毁誉,莫不过分重视,就像如临大患一样,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毁誉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老子提醒大家将注意力从外在的荣辱转移到“身”上,要人贵身就像关注大患一样。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