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45】
【原文】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①,延平②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唯此,倾耳而听唯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③的功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注释]
① “伊川谓”句:语出《二程遗书》:“若言求中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则不可。”
②延平:李侗 (l093—1163),字愿中,世称延平先生,宋代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朱熹曾从游其门下。程子之学,一传为杨时,再传为罗从彦,又再传为李侗。三人并称“南剑三先生”, 是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向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演变的重要人物。其语出自朱熹撰的《延平答问》:“或曰:‘延平先生何故验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而求所谓中?’曰:‘只是要见气象。’”
③戒慎不睹,恐惧不闻 :语出《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陆澄问:“程颐先生认为‘不应当在喜怒哀乐还没表现出来之前就讲求中正平和’,李延平先生却教育学生观察感情未发之前的各种情形。他们二人谁说得对?”
先生说:“都对。程颐先生怕常人在未表现出来之前就去追求中正平和,从而把中正看做一件事物,如我先前曾说的把气定当做中,所以让人们只在涵养反省体察上下工夫。李延平先生担心学生找不到下手处,所以让人时时刻刻都去求未发之前的各种情形,让人眼看的、耳听的都只是这个,这就是《中庸》所说的‘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都是古人不得已诱导人们存养天理才说的话呀。”
[解读]
首先看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王阳明说“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这里注意“讨个”这两个字,既然用了“讨”,就有了“刻意寻求”的意思。
王阳明和程颐都认为“未发之前”的心体状态,都不能认为是“中”,如果这样认为,那就是把“中”当做(固定不变的)一个东西了。
人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心体状态,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静”,关于这个字,《王阳明全集.文录》中有一篇王阳明写给友人的书信,题目是《答伦彦式》,其中有详细说明,信中说:“心,无动静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后面又说:“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是挠其体也,……故求静之心即动也。”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得知,未发之前的“中”是心之本体的体现,这种体现用专有名词描述就是“静”,那么程颐说的“求中”,相当于“求静”。当一个人稍有一点人为的意思去求,就已经成了“求静之心即动也”,已经不是静,而是在动了。
正是因为“静”不可执,“静”像个泥鳅一样,你如果用手抓,它肯定滑掉。所以程颐只让人在“涵养省察”上用功。举个例子,人的刻意求静 “讨中”,就是有了“胜心”,就像你在地里种了一颗花儿的种子,然后你每天又刨开土去察看种子到底发芽了没有,你这样刨来刨去地折腾,使得本来要发芽的种子也会夭折于未萌。所以,程颐说,不要天天刨土去看种子,你只要按时浇水施肥(涵养省察),种子自然会发芽进而茁壮成长。再譬如足球罚点球,你心里总纠结能不能罚进,影响了罚球动作本身,反而容易产生失误把球踢飞。
那么再来看下延平先生说的“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又该怎么讲呢?前边王阳明在讲修心的次序和方法时,其中对于初学者适用的修习方法就是“静坐”。延平先生这里说的“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就是这种初学者入手之处的功夫。阳明当时的原话是“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所以王阳明说程颐与李延平讲的都对,只是角度不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在《传习录》里大量的篇幅,反反复复的讲,儒家的修养,很大程度上就是修养这个“致中和”,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时刻警醒自己,未发之中,已发之和,这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得根本,根本在于“至诚无息”,在于修“天下之至诚”,对他人的诚,对他人的爱,无我,就无过不及,坦然中道了。所以程颐说,你不要去求那个未发之中,王阳明说,只在自己涵养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