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虽然认为提高组织绩效水平和实施绩效管理很有必要,一些企业也积极想办法提升绩效水平和推行绩效管理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绩效水平提升幅度不明显,投入产出比低,同时绩效管理的功能和积极作用却发挥不出来,不但老板不满意,员工也是怨声载道。笔者根据多年对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咨询的实践,就企业绩效管理失败的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一、中小民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中国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本质上仍是家庭控制型企业。管理还处在经验管理时期,没有进入真正的科学管理阶段。在家族管理模式下,企业主集“责”、“权”、“利”三位于一体,其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方法无不具有浓厚的家长式色彩,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其次,领导者本身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一些早期的中小民营企业家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企业扩展后,其现有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同时,中层管理者素质不高,影响了绩效目标计划的执行。管理员工的绩效是绩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过程。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员工的来源决定了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业务素质,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强,亟待提高。在企业本身缺少制度规范的条件下,员工与中层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必然使企业处在低绩效状态中。
再次,中小民营企业缺少企业文化的正面支持。文化多方面深刻的影响着人的行为,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得不到执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负面企业文化的影响。比如,在有的企业不管定什么规章,员工都是一副满不在乎没什么的性情,心里在想:不知又搞什么花头了,这种低诚信、低忠诚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充满了类似定了白定、说了白说的经历后,慢慢积淀而成的,这种阻力是巨大的。
最后,中小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薄弱。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停滞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多以“事”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与其它部门也只是职能式关系。
在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绩效管理自然容易遭致失败。
二、在绩效提升和绩效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
中小民营企业对绩效管理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部分企业把绩效考核当成了绩效管理的全部工作。事实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绝不等于绩效管理。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与改进的系统管理活动,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重考核结果,轻考核过程,没有真正利用绩效管理过程和评估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目前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只是赖以支撑门面的几张表格而已,还停留在绩效考评阶段。
第二、大部分员工都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无关,采取回避应付的态度。作为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各部门管理者,或不参与绩效管理的过程;或对考评制度不信赖、执行不力;或因考核者缺乏执行技巧的训练,使绩效考核结果缺乏信度和效度。
第三,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通常被考核者是最容易感到焦虑的群体,他们既想得第一又害怕被“枪打出头鸟”;既担心被别人算计又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且普遍感到绩效管理是约束一般员工的,因此员工对绩效管理首先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以至在绩效考评中,自评分普遍接近满分水平,基本上失去了相互比较的意义。
三、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
绩效管理属于整体绩效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完整的绩效系统包含:绩效发现、绩效设计、绩效管理三个部分,其中绩效发现,就是要从组织层面找到绩效提升的路径和方式,找到绩效目标与指标;绩效设计就是在部门、流程和员工层面找到达成绩效目标的策略和方法;绩效管理就是绩效发现和绩效设计的实施计划、过程、总结和改进。绩效系统是指由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不仅表现在绩效管理系统内部,而且也在绩效发现和绩效设计上。
第一,中小民营企业基本没有绩效发现,绩效发现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司层面的绩效问题,这个问题,需要由战略来决定,但很多的情况是,绩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或者不符合战略发展的要求,在管理和控制中未充分体现企业的长期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实行拿来主义。如把别的企业的战略规划(尤其是绩效优秀的跨国公司),或稍做修改或原本照搬就在本企业推行,没有符合企业实际的战略指导。绩效一旦脱离了战略指导,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相分离,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由于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人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的空白,使得绩效考核结果仅仅与薪酬调整挂钩。绩效考核没有与员工的如培训、职业发展、晋升等结合。由于没有系统性的支撑,造成绩效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有的绩效考评也流于形式。
第三,绩效管理系统本身缺乏系统性。如前所述,绩效系统包含,绩效发现、绩效设计和绩效管理,而且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评及绩效反馈四个构件。而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只有绩效考核一个构件,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都不完善。
四、绩效考核过程不科学
第一,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在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中,绩效考核往往只是作为评定员工工作效果和对员工定期进行奖金发放的根据,而对于绩效考核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员工的绩效不足、是否需要进行相关培训以及进行哪方面的培训的信息都没有给与重视,员工的工作绩效与职业生涯规划完全脱离,这样做的结果使员工不能对自己的绩效有充分的了解,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改进,员工的绩效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提高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员工的短期行为,绩效考核的目标追求企业短期业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大大下降。
第二,由于只强调绩效考核,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缺乏客观的尺度。中小民营企业受规模限制,一般都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门,因此缺少绩效考核设计的专门人才,考核表的设计还是沿用过去的形式,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考核表的指标设计中,定性的指标要远远多于定量的指标。而对于定性的指标,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客观的尺度,不科学的考核表设计,使考核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大多数考核只是依靠直接上级主观的评判,不能客观的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绩效,不符合绩效考核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使得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第三,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僵化。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一般不大,绩效考核一般都是由直接上级来完成,或是安排由一人负责对所有岗位进行考核。这样一方面,容易使员工产生“努力工作,不如好好巴结上司”的错觉,绩效考核失去了使员工自我强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员工的工作不仅仅是面向直接上级的,还有客户、同事等,直接上级或指定的一个人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的了解毕竟有限。因此,单一的考核主体由于信息反馈的不完全,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考核方式一般也是采取员工自评在先,直接上级提出意见,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作为考核结果的僵化的考核方式。(整理 勿做商业用)
第四,考核时间的随意性。中小民营企业的实际考核工作中,生产经营业务工作较忙时,以没有时间为理由,就会延迟考核周期,甚至停止考核活动。这是对绩效考核工作权威性的最大损害,也是导致绩效考评工作失信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对绩效考核的忽视和不重视,二是由于没有制定一套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以显示其权威性,为考核参与人员做出明确的时间规划,推进绩效考核顺利进行,三是对绩效考核的意义没有做充分的宣传,员上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
第五,绩效考核的结果同化。在绩效考核中,由于缺乏沟通和有效信息获取,以及评价各方认知上偏差和自我防御心理的原因,导致评价者往往是十分矛盾的心态,要么以批评家的身份出现,要么只唱赞歌,要么褒贬各半,不痛不痒。致使考核结果或者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团和气,或者出现“今年你优,明年他优,轮流分享,皆大欢喜”的过场局面。考核的误差大,考核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绩效。由于家族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评估受到“人情”、“关系”、“亲戚”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绩效评估过程受到人际互动方面的非绩效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绩效评估的公正、公开性不高。
沙因组织绩效提升咨询详情
网站网址:http://www.shayinjxzx.com
联系电话:137338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