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徒生,就想起我小时候的糗事,那时候一直以为安徒生是个中国人,以为他姓安[捂脸]。安徒生童话相比于其他经典童话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好与残酷的交织。善良勇敢的美人鱼化成了泡沫,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想中冻死街头,美丽的白天鹅小时候是只被排挤被丢弃的丑小鸭……他告诉孩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凶猛,在通往理想彼岸的路上,一定充满了苦难与磨砺。所以安徒生童话不是用童话包装真善美,而是用残酷甚至是黑暗来反衬拥有美好的不易。 (我想这是生长在当今的孩子需要去了解和面对的真实......)
我家小子出门的书包里,一定会有绘画本和几只彩笔,在他想画画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始。
遇到志同道合的小朋友,马上就能一起品书论画;
展品中特别值得看的就是近300幅真迹作品,从草图到线框图,再到上色完成的最终作品,于方寸之间直面艺术家的美学世界;
对于日常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这个展他们看起来会很有感触,因为展示的插画,很多都是他们看到过读到过的内容。
我家小子在进馆之前,就盼望着看到这幅作品;
展馆设计融入了科技与趣味互动,艺术观展体验丰富了不少;
这次展览聚集了1966年-2016年,26位奖获奖艺术家的作品。
《卖火柴的小女孩》 杜桑•凯利作品(斯洛伐克1948)
《野兽国》 莫里斯·桑达克作品(美国 1928-2012)
《丑小鸭》 罗伯特·英潘作品
《再见,小兔子》 约克.史坦纳 著 约克.米勒 绘
《海的女儿》 莉丝白·茨威格作品 1992年大奖得主
《灰姑娘》科薇塔·巴卡维斯卡(捷克1928)
还有一些装置,可以让孩子们与作品进行互动;
《神奇动物》塔吉娜·玛丽娜(1900-1996)
《世界插画大展•安徒生终身成就奖50周年展》(时间:2017.4.29-7.28;地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安东尼•布朗、莫里斯•桑达克、罗伯特•英潘、安野光雅……26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9位已经遗憾离世,近300幅真迹作品,直面艺术家们的美学世界,不言而喻的珍贵与稀缺。
孩子在这里一边看着,一边画着,家长和孩子一边说着,一边聊着,这个展让我们一起融入童话世界,那些属于我们的童话故事,是曾经伴随我们长大的,也是现在我们陪伴孩子慢慢成长的故事。
蒋勋先生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书里提到“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美是没有功力和目的的, 就像听一首音乐、欣赏一朵花、看到晚霞时,我们有很大的喜悦感,这种喜悦是没有目的性也没有功利性的。”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经达成。
儿童设计思维启蒙
艺术美术也好、建筑设计也好、科技智能也好,都只是不同方式的表达和表现,结合设计思维的广义和包容,可以搭载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和实践。
我一直在探索实践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方式方法。国外的很多先进理念和环境让人向往,但所有的实践和创新都必须考虑到我们现实所在的环境当中。希望找到适合中国家庭,中国孩子,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希望身边每个孩子都能发掘自己的特质,以迸发出的热情为起点,内驱动力加强,学业成绩提升,自信心增加,进而主动对创新,对择校学业,甚至人生发展方向产生更多的思考,成为更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