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很久以前,我就想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因为每次和亲友分开,那种难受的心情都像血液全部倒回进心脏一样,郁结而压抑。
我是个天生的感性者,凡此聚散离合阴晴圆缺总是很深刻。小时候会躲进被子里蒙头啜泣,大了会强装开心,但眼眶是湿润的。
我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回这样想过,我可以什么都不要,让时光倒转,回到最开始的地方,房子是泥瓦堆砌而成,灯光暖黄,我们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偶尔有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喧闹又温存,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馨香,甜丝丝的。每次想到这些,我就想骂骂小时候的自己,怎么总想长大呢?大抵人的通病即在于“凡是得不到,凡是已失去,总是最珍贵”。
而会开始想表达些什么的导火索是几日前在同学的一本鸡汤里看到的一篇文章《所有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多么冠冕堂皇的话,在看到这个标题时我险些要笑出声来,这样的非主流句子在微博里不知道已经看见多少回。但不可否认的也是,这样的标题总是会吸引我。作者并非标题党,讲了一些亲身经历的故事,很平实,所以才动人。我可以在其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看到一句“告别的时候要用心一点”时,下面被用蓝色水笔画了一条波浪线,写着407,我好笑地转头问书的主人,他问我还记得一个叫xxx的男生吗,我点点头,然后他说,他走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嘴上嘲笑他,心里却觉得温暖。
这是我一直想做,却羞于去做的事情,告别的时候是需要用心一点,甚至要用力一点,用力说再见,用力拥抱,用力挥手,甚至用力地洒眼泪。因为我们不知道,所有的分别会不会真如书中所说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因为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分别就代表永别,不是夸大其词,我们甚至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古人长亭送别,折柳相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显得弥足珍贵。
我曾有和书中作者一样的困惑,既然舍不得分别,又为什么要分别。但仔细想过,答案也就不言而喻。就像我们期待假期而不喜欢永远放假一样,某种程度上而言,分别确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在分别的日子里我们各自努力,相聚时开怀畅饮,聊聊分开的日子里有过的悲辛,末了拍拍对方的肩膀,告诉对方,一直都在。
作者有个很罗曼蒂克的想法,意思是等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相聚时就再也不要分开了。
那或许是,四十年后,五十年后,谁知道呢,等我们都白发苍苍,回到乡间,打打麻将,叙叙家常。余生也是夕阳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