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妈妈把《渴望》翻出来重温,台词外放听得我这个膈应,慧芳圣母到伪善至极,活不出生命力的老好人让观众和她一起窒息。看《为何爱会伤人》才明白,编剧的潜意识是:
慧芳的全情付出表现了她是绝对好人,前夫、大姑姐等都是坏人,面对圣母的选择他们都得愧疚自责。说白了,归咎的把戏就是为了陷其他人于不义。
1.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
对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看到他(她)时,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自己加诸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假若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关系就会建立,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假若发展下去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幻灭感。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
2.警惕常见的爱情观
自由恋爱时代,只要爱人不是被迫选择的,那么爱情中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主动选择的。只要是自由恋爱,就要试着不谴责对方,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主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1)越忘我的爱越珍贵
无论是谁内心都有分裂的一面,这一面一定会在爱情中展示出来。一个心态健康的女子,看到忘我痴迷的男子,意识上可能会被感动,但本能上觉得不舒服,因而远离他。但一个内心缺乏自爱的女子,由于过于警惕,难以相信一个男子的爱,她必须看到那个男子忘我的爱,才能放下警惕,才以为这个男子爱她。
于是,被追求期间享受男人忘我的爱;关系确立后忍受男人“忘你”的折磨。假若用心去感觉,她会发现男子恋爱期间的忘我本身就有问题,他看似在忘我地爱,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他爱的只是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象而已。
2)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恋爱,其实是将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爱。然而,一个内心冲突太激烈的人,会拒绝自省。对他而言,年龄越大,遭遇的爱情挫折越多,内心越自卑,越抵触反省,爱的能力反而可能越来越差。
3)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要看一个人,可以借鉴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这句话的借鉴意义有限。不管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在乎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其情感深度远不如情侣关系。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关系时可以较好地运用理性,控制情绪。但在深度情侣关系中,没人愿意控制自己。
如果他对外人很糟糕,但和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系平等和谐,这个人的内心比较健康,他对外人的糟糕态度,改起来比较容易。如果这个人对外人很好,但和亲人的关系充满冲突甚至仇恨,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比较有问题,并且改起来相当不容易。
4)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
假若追求你的人以前感情生活是一团糟,他和你的前景很可能也是一团糟,而不是突然变得更好。除非他有这样的素质:在倾诉时很少描黑对方,而是在反省自己的责任。不过,假若一个人具备这种素质,你会较少听见他诉苦。
5)有付出,一定有回报
真爱是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从而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理解对方,能够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然而,理解很难,而付出则相对容易,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在原生家庭中付出的人,付出是他们的需要,是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是强迫性习惯,想让他们不付出,反而成了难题。
在感情中一味付出对恋人没有丝毫要求,还隐含这样信息:我既然已经做得这么完美,我是问心无愧了,那关系中再有什么问题,都不是我的责任,而是你的责任了。这种信息中透露这样的含义:我是好人,而你是坏蛋。例如,一个女子找了个酒鬼,她痛不欲生,求他去做心理治疗,他成功地戒酒了。随后,他们莫名其妙地离婚了,而她随即又找了一个酒鬼男人。这样她就又可以玩这种归咎的游戏:“我做得这么好,而你这么糟糕,你还有什么好指责我的?”
在爱情中习惯扮演绝对付出者的人,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
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如果有人让我就“该找什么样的恋人”提建议,那么我的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找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省,那他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着危险的潜意识陷阱。
3.KIM的拯救情结之真相
放学了,父母或大人们——最好是妈妈——来接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反应有三种:
第一种是看到妈妈,立即放下手头的事,快乐地跑过去,扑到妈妈怀里。这叫安全型依恋。
第二种是没有任何反应,仍然一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情,对妈妈似乎没有丝毫的关注。这叫回避型依恋。
第三种是矛盾的,孩子这一刻会看一看妈妈,下一刻又去做自己的事,接下来又会看一看妈妈,而当妈妈抱他时,他既抵抗又想要。这叫对抗型依恋,或者说是矛盾型依恋。
4.要激情,还是要安全感?
“将配偶想象成一个乏味的人”,这种游戏很多。譬如,一个家庭中,父亲是顶梁柱,大公司的董事长,但母亲和孩子们都认为父亲实在乏善可陈。然而,当孩子们走出家门,通过其他人的视角看父亲时,才发现父亲在他们眼里是何等精彩。最后他们明白,将父亲视为一个乏味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玩的一个心理游戏。
只是,和生理需要不同,安全需要常常是一个幻觉。
经营感情其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础。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经营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倾向于逃避问题并幻想正确的人。
如同晕车的人,如果是坐车,就会晕;如果是自己开车,就不会晕。谁开车,谁就在掌控车,而有了一切都在掌控的感觉,就不晕了。晕,是掉入不安全感的一种副产品。
5.夫妻吵架:隐秘的权力斗争
夫妻吵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引起争吵的源头多是小事,却引起很大的反应。小事引起大反应,这种明显的不匹配是怎么回事?如果将其理解为寻求权力,就很容易理解了。
6.适度吵架是正常的磨合
所有在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的人,脑中都会有一个自己可以操控的爱人原型。这样的人长大后,就会将幻想的“爱人原型”投射到真实的爱人身上,于是本来是想操控一个幻想的爱人,现在变成了操控一个真实的人。
每一个亲密关系一开始,其实都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当发现真实爱人和幻想中爱人不相符时,我们会渴望真实的爱人朝幻想的爱人方向变化,但真实的爱人一定不愿意。反过来,真实爱人也在对我们做同样的事情。于是,两人由此产生意志的较量,这也是相互了解的过程,最终,在健康的亲密关系中,较量的双方都失败了,谁也没有改变谁,而后就可以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并与其打交道了。
同一件事情,因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7.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每个人都想理解配偶,但几个常见的错误很难让配偶感觉被理解。
错误一:揣测。有人说:“他一张嘴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是,我们常常是只知道配偶“说什么”,但却根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时的感受。配偶的情绪再明确不过,但我们仍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他的意思。
错误二:评价。在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一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错误三:出主意。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
8.感受远比事实更重要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荒诞,很可能是因为不理解它。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如果一个喜欢“我行,你不行”的人正好碰上“我不行,你行”的配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丝丝入扣,也会达成一种平衡。但是,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
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当配偶诉苦时人们容易出主意,我们误以为配偶遇到了问题,需要帮助。实际上,配偶是想交流感受。这种思维上的错位也会惹出很多不愉快。
9.最常见的挡箭牌——你错了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仅是职场上的重要原则,也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原则。事实上,亲密关系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也许亲密关系是我们最在乎的,越在乎就越怕承担责任,就越希望分出对错。
不去纠缠谁对谁错也是很多婚恋专家强调的原则,首先要意识到:谈事情A的时候,只谈事情A,而不去扯事情B、C和D等等。否则,事情B、C和D等很可能就是挡箭牌。谈事情A时,重要的是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坦承地表达你的所有感受,聆听对方表达出来的感受。
10.用慢表达对妈妈的愤怒
大人最常犯的错误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认为只要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不必太讲究方式。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样,不管父母名义是什么,只要遭到了粗暴对待,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许多人长大后认同了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为父母辩护说:“他们这样做是为我好。”然而,假若请他们描述一次被暴打的经历,他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心中仍存着强烈的愤怒。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灵魂的黑夜》中写道: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被动攻击如此隐蔽,你好像没资格回击。如果回击也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发力。此外,还很容易内疚。毕竟,被动攻击者看上去很无辜。
11.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集中表现是,对他人普遍地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具有下面四种以上的特点:
没有证据地猜疑别人会伤害或欺骗自己。
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自己的忠诚和信任。
担心一些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认为有贬低或威胁自己的危险。
持久地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恶意,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感到自己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做出愤怒反应或做出反击。
对配偶或恋人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伴随有妄想和幻觉。此外,因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具备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情感平淡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正常人。除了对一点或几点问题的极其固执外,其他方面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12.结束亲密关系
如果原生家庭比较健康,人较容易接受分手的事实,较快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如果原生家庭有问题,人就难以处理分手的事实。
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剧,即治疗师和来访者不断变换角色,扮演来访者生活中的那些重要人物,让来访者完成对童年情感的告别,也最终完成对与恋人感情的告别。
13.谁是你人格的对立面
要形成矛盾意识,最简单来说就是:看到A,也就看到了-A。譬如看到了内向,也就看到了外向;看到了快乐,就看到了悲伤;看到了强势,也就看到了弱小……
一个人用以下几个词形容自己:负责、勤劳、善解人意、顽固、强势……这几个个性的相反很容易找到,就是“不负责任、懒惰、任性、灵活、容易受人摆布”。他觉得,这些-A他身上没有,但他选择的搭档恰恰是这样的人。
以他识人的眼光,如果纯粹为了公司经营可能不会选择这个搭档,这不是做生意的需要,而是内心需要,他需要找一个人,把内心深处严重压抑的东西投射出去,看到了他就像是看到了自己。要感谢搭档,他满足了自己的内心需要,这比成功更重要。搭档成了替罪羊,让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内心的冲突转嫁到外部关系,从而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痛苦。
14.爱的失衡催生第三者情结
多名第三者成瘾女子坦言,在她们的“爱情故事”中,击败“另一个女人”比“得到一个男人”还重要。这种第三者成瘾的女子有心理问题,想击败一个女人,是一种病态的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女孩3~5岁时渴望在与爸爸和妈妈的三角关系中占上风,即渴望爸爸爱她胜于爱妈妈(或家中其他女性),如果这一阶段得以平稳度过,即异性父母既爱孩子又爱配偶,那么孩子长大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但假若没平稳度过,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就容易出现问题。
童年时,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长大了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渴望陷入三角关系中,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一旦成功,就可以弥补童年时的失败。
他们有强烈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竞争成功,将异性从其爱人身边夺走;另一方面,又畏惧成功。之所以畏惧源自俄狄浦斯期的两种复杂心理:首先,不管同性父母多令自己不满意,孩子天然会渴望获得同性父母的爱,假若异性父母单纯爱自己胜于爱配偶,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和罪恶感;其次,对于幼小孩子而言,父母是无比强大的,孩子渴望获得异性父母的爱,但他们同时也会畏惧来自同性父母的惩罚。
主动的第三者看似是爱得死去活来,其实她们在主动营造施虐与受虐关系,这是童年失衡亲密关系的再现。假若女孩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受到了严重的忽视。那么,首先,这个女孩对父亲有愤怒。其次,对母亲有醋意,渴望把父亲从母亲身边夺走。最后,她有深深的自卑感以及负罪感,因为她认为自己的愿望非常邪恶。
15.接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很多父母不能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而是习惯性地批评和挑剔孩子,因为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挑剔父母”和一个“内在的无助小孩”。批评和挑剔孩子时,他们将自己的矛盾投射到与孩子外部关系上而已。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极度渴望改变这种关系模式。
16.抱得太紧,会导致被吞没的创伤
被抛弃创伤也被称为分离焦虑。通常分离时都会伤心,这是轻度的分离焦虑。有过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可能会在任一分离时都会体验到严重的分离焦虑,就像心脏病发作,呼吸变得艰难,空气似乎都有了重量,严重时会觉得生不如死。
与分离焦虑相对的概念是分离攻击,即当觉得关系太过亲近时,得发出攻击性的信号,以此与对方暂时有一定程度的分离。然而,假若面对一个人的吞没时,完全发不出攻击性信号,甚至完全意识不到有分离攻击的倾向,分离攻击就可能会变成极具破坏力的攻击行为。
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令儿子有窒息感,要么儿子发出的拒绝信息妈妈收不到,要么他根本发不出信息。结果,和妈妈的关系一直过于紧密,以至于他的世界被吞没了:他没有婚姻,也没有朋友,世界里只有妈妈一个人。
17.婚外恋——男人的美梦后是噩梦?
越是重男轻女地区,男人搞婚外恋现象就越严重,核心原因是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先是因为重男轻女,妈妈在还是小女孩时就遭受了严重的被抛弃创伤。接着,她嫁到了重男轻女的大家庭,再一次遭受严重的被抛弃创伤。在这家里,她地位最轻,丈夫根本不是情感伴侣,她几乎必然把孩子当作伴侣,如果是男孩就更容易。这样,男孩就有了被吞没的创伤。妈妈被抛弃创伤有多么深,他被吞没创伤就有多深。
他长大了,从法律上要属于另一个女人,这相当于要妈妈的命,其痛苦程度像最爱的丈夫要离开的程度一样。于是,妈妈要和媳妇争夺同一个男人。在这种局面中,这个男人会非常痛苦。他的情感何去何从?他对妈妈有情感,对妻子也有情感,其实情感更偏向妻子,但道德压力太沉重了,意识和行为上更偏向妈妈。
恋爱的感觉呢?爱情中迷人的东西呢?尤其是轻松的两性相悦呢?这绝不可能在母子关系中寻找,也很难在夫妻关系中寻找。这种需要就转向了婚外情、婚外性。
多个和我深聊过的男性都谈过他们对同时拥有多个女人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其实是为了逃避内疚。有过严重被吞没创伤的男性,他们看起来很想逃离亲密,然而,假若真这样做了,又会极其内疚。
化解吞没的关键——学会拒绝
如果妈妈太渴望与儿子亲密,儿子先是享受,接着感觉到被吞没想逃离,但想逃离的愿望又会产生内疚,觉得对不住妈妈的爱。比内疚更深层的是恐惧,害怕被妈妈惩罚和抛弃。
18.女人要活出独立性
托尔斯泰与林肯是有自我的,他们的痛苦是发现与妻子朝夕相处中正失去自我,被妻子吞没了。妻子遭遇被抛弃的痛苦令其早就失去了自我,每当试着去寻找自我时,总会碰到被抛弃的创伤,这种创伤看起来是不可修补的。她们会抓住伴侣,看起来有希望。
这是恶性循环,也是一种瘾。痛苦时,男人对自己好一点真会有天堂的感觉,她们会不断追逐逃避痛苦的方式。这种做法无异于吸毒,但是,男人早晚有一天会拒绝做毒品。
19.不能背离自己的心
咨询中常常会发现,对好运能否降临到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
当她一心想找成功男人时,其实是对爸爸的背叛也是对童年美好体验的背叛,潜意识未必接受。一心找成功男人,是长大后的愿望,而留恋温和、善良而简单的父亲是孩童时的感受,两者如果不整合会给内心带来巨大冲突。她既不能与父亲那样的男子相处,也不能与和父亲相反的男子相处。但是,完整地看待与父亲的关系后,内心这两部分就得到了整合,她就有可能同时拥抱两者。
父母任何一方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孩子数落对方的不是,都会形成沉重的压力。为了顺应压力,孩子选择与情绪最激烈的一方站到一起。孩子们并不是真正平衡强弱,和谁站到一起,关键看谁诉苦时更执着,谁有更多机会向孩子诉苦。
我们必须尊重真相,否则会背离自己的心,背离会让心分裂,让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剧烈交战。结果就是人生一直处在剧烈冲突之中。
20.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理游戏
我们对爱都缺乏信心,或者说,在爱面前都会感到自卑。于是,当有爱与被爱的感受时会半信半疑,就渴望别人给一个确认。
设想一个2岁的孩子,他的妈妈出去了一个月,妈妈回来后,他可能会对妈妈显得很冷淡。这种冷淡是在怀疑,妈妈还爱他吗,过去那些爱是真的吗。
这时,妈妈要坚决地抱孩子,不管孩子怎么躲怎么拒绝。孩子的躲避,是对爱的怀疑,而妈妈的坚决,是对爱的确证。
被妈妈抱住时,孩子可能会试着推妈妈。这时妈妈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紧紧拥抱他。
接着,孩子可能有强烈情绪,他可能会攻击妈妈,踢她,甚至咬她。这时,妈妈仍要紧紧地抱着他。
最后,孩子可能会彻底失控,号啕大哭,扑在妈妈怀里,与妈妈紧紧抱在一起。
这哭声,是忧伤,是释怀,是承认,是接受,它意味着孩子从对爱的绝望中走了出来,再一次信任了妈妈的爱。
但是,假若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那么每次美好的感受本身就是爱的证明。期待别人给爱证明因为将自己视为虚弱的,而将别人视为强大的。或者说,我们将自己当成了孩子,而将对方当成了父母。假若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不去认识自己的内心,那么谁都无法拯救他。
21.将你的心打开
将心打开后,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的感情才能建立。这样的感情一建立内心就有支撑,会安定很多,感知到是自己在回避亲密极为关键。否则,我们总是指责对方不爱自己,其实真相几乎势必是,你的心没有打开,你不敢接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