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目前我所有看过的章节里最喜欢的一个,没有之一!看完后我禁不住在标题上做了个大大的标记,我要多读几遍,深刻体会其中的味道。因为我在这里找到了我目前面临的很大困惑的答案,这答案其实之前就在朋友那里也得到过,在此又得到了印证,兴奋不已,我想这正是读书的意义吧!我找到了与作者对话的感觉!
作者说,人大抵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 a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 and you're OK.
在我们年纪还很小的时候,面对这个被大人们占领和主导的世界,再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当然就是第一种情况。而当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面临的窘境是“我错了,你们都对”。这种早期的状态,常常会影响绝大多数人以后的状态。早期的“被压抑”最终可能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稍不注意,就终生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穿梭。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第四阶段。根源就是: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加上一个“的”字,我们更容易看清根源。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解释一下“见不得别人好”和“见不得别人的好”的区别。“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指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见不得别人的好”,则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或好的地方”。加上一个“的”字,我们的注意力所处的地方就不同了。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吧,但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的地方。
大多数人是有所谓“双重标准”的: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好”或者“更好”。于是,大多数人自断“后路”,停留在第二阶段或者第三阶段,在其间穿梭无法突破,永远不可能进入第四阶段。他们不断把注意力放在“证明自己”上,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以致“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都不是利于成长的事。
关键就在这里了: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这是我们的财富自由之路,事实上是通往任何“自由之路”的根本。
我们要走到第四阶段,只有到了第四阶段,才知道这个阶段的惊人之好: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更为惊人的是,由于你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所以你所处的世界的确比原来要美好太多了。
从现在起,启动你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不对。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和“不好”之上;若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当下的任务只有一个:成长。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从现在起,不断刻意训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加油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