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听了张旎的讲座《如何不让思维局限阻碍孩子成长》写了一篇自己的感悟心得:《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指什么?》在那一篇文章里面,引用作者的观点: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做是在时间轴上的长跑,孩子起跑的速度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但起跑线的位置在哪里就非常重要。而父母的思维局限,注意并不是财富,决定了孩子起跑线的位置。
只有父母认识到并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才是关键。
当时听完就觉得很不过瘾,因为知道了作为父母只有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才是关键,可是急切想要知道的是,具体该怎么做呢?
昨天的课程《如何不让思维局限阻碍孩子的成长》是九点半才开始,对我来说有点晚,还好课程可以回放,今天听完之后,想到如果想要加深理解并思考怎么结合实际去做到,最好的开始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学到的先整理出来。以下内容大部分是整理出来的听课笔记:
这一代的父母所接受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教育缺失和思维局限,对生活和养育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者讲了个小故事:美国机场海关,有一个大概20多个人的中国旅行团,当时的海关已经启动了电子系统通关,美国海关的工作人员时用中文跟游客们讲解了电子通关的方法和步骤,请他们自己找空的机器自己通关,结果20多个游客全都围在导游身边在一个机器前等着导游帮忙处理,美国海关工作人员就很不解,说:“你们怎么这么懒,我不是告诉你们该怎么做了吗?”有一个游客很不好意思的回应了一句:“就这等一会吧,万一弄错了,麻烦。”
应试教育导致的思维模式即使在你无意识的状态下,会操控你的每一个行为,伴随这些行为的特点,比如,害怕出错,对于一个事情的判断基本就是正确和错误两个极端。这样的思维模式用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十分可怕。因为生活本身就不是存在一种所谓的正确模式,而养育孩子更不存在一种所谓的正确方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生命的精灵,并不是一个带着说明书的机器,存在所谓正确的操作方式。孩子的需求,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要科学就好了。
通常新手妈妈在面对时候孩子都会很焦虑。拼命读书,交流,生怕错过了什么。中了邪一样完全没有思考能力,只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稀奇古怪的早教,早教乱象也是这一代父母的思维模式导致的。孩子挑战自己的极限,除了叫喊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思维局限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所接受的应试教育没有让我们系统的认识过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需求,熟悉自己的感官以及自己与自己的世界的连接。我们其实被教育成了一个挣钱机器,最好是低成本维护,能够高产出。对人性了解,对生命尊重,对爱的理解,就显得束手无策来。
思维局限想要改变,不是一两天能完成。以下是三种作为父母需要戒除的思维模式:
(一)不要认为孩子要学的必须是你想让他学的。
1、孩子学的东西不一定是你能理解的;
2、不要强迫孩子学你想让他学的东西。
学习是不断的改进大脑结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住知识这个结果,因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在孩子将要面对的未来世界中,学习能力才是孩子一生的核心竞争力。
【我理解为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前面读到关军的《无后为大》也很颠覆我对爱,对关系的认识。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也要经常提醒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我和“你”,而不是我和“它”。】
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热情。全神贯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是学习。孩子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教育孩子要像养花,而不应该像在工厂生产产品,不能因为这花长得不够快,就去拔一拔,或者是刨开土去看看它的根怎么样,企图让自己的花和别人的花长得一模一样,学校教育有时候就是企图让所有的花都长得一模一样。到那时父母不应这样,自然界中没有哪两朵花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也不可能有那两个孩子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企图把人做成标准化的产品,最终结果只能是破坏生命本身的生长能力。
在企图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前,要做的重要的一件事是: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他,深入他的内心,然后和他一起找到他的兴趣,优势,还有热情。 如果你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在不干扰孩子学习过程的情况下,去耐心的观察他,在突破思维局限方面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步。这个学习过程不是在思维局限里面的学习,比如课堂学习,课外辅导,或者完成家庭作业。这个学习应该是孩子自主自愿进行的高质量游戏,只有通过观察孩子进行的自主自愿进行的高质量游戏,才有可能发现孩子的绝对优势和强烈意愿。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有大量机会进行高质量游戏,对他的成长非常关键。 不用心,贪玩,这些是你思维局限里面的观察。
(二)不要觉得自己知道答案,所以必须要教会孩子。
孩子在进行的科学研究(高质量游戏或者是玩) 过程比结果要重要的多。孩子学会的是自主学习,思考和认知能力。
案例:安排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一个游戏,这个孩子对轨道拼接展项特别感兴趣,而这个爸爸也很投入,孩子在用自己方式研究怎么拼接磁力管道能够让小球滚落到指定地点,可以想象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对于地心引力,摩擦力,作用力,反作用力,这些事其实没有概念,拼接时会出现很多不合常理的尝试和设计,所以最后小球也不可能滚落到指定地点的,爸爸因为非常投入游戏,会干涉,语言表述就是:你这肯定不行,怎么可以呢,应该是这样放才可以。后来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成了旁观者,爸爸就成了操作者,当小球顺利滚落到指定地点时,爸爸总结了一句:你看,我说这样才可以吧。
因为爸爸的干预,孩子丧失了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和过程,孩子最后的确观察到了爸爸拼接的轨道成功了,可是自己没有机会亲手操作从错误假设和尝试中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孩子最终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式不可以?这是父母思维局限中的一个通病,父母太希望孩子直接掌握知识和结论,往往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这会让孩子丧失很多宝贵的学习经历。
强调两个关键点:如果你知道答案,告诉他答案就是在阻碍他的科学探索过程,如果你其实只是对答案一知半解,你是在误导孩子的学习过程和认知。
在孩子纠结于一些明显的错误中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做?
举例了了曼哈顿数学博物馆的经历。(颠覆)。【从细节知道了作者是个学霸】
教育: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父母需要做的是:提出问题,让孩子进一步思考去获取答案,比直接告诉他答案更重要。
(三)不要认为你应该帮孩子去查找答案。
帮孩子查找答案的做法让孩子丧失了持续充满好奇的机会,无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思考,而同时,学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不用通过思考就解决问题。
启发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会去问最好的问题,启发孩子和你一起思考来解决问题;好的对话,总是从好的提问开始的。
当孩子关注一个事物时,你可以问这三个问题:
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对什么感兴趣?
你为什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适用范围:比如户外观察蚂蚁等昆虫,画画,专注玩一个玩具。这些问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目的是启发孩子去思考他正在观注的事物, 好有机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兴趣。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用这些问题回应:
你是怎么想到?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你还有哪些疑惑?
当和孩子聊他感兴趣的话题,你可以用这些问题:
你觉得你知道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比如读了一本书,看一个电影,一个展览,观察到了一个社会现象,当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时候,这些问题不但能让他深入思考,还能让父母去了解孩子的兴趣在哪里,他可能需要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但当个孩子产生一个想法的时候,不要直接赞同和拒绝。
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自己通过思考去完善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你会产生这个想法?
有没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还需要怎么做来完善你的想法?
你怎么能够实践这些想法?
有可能孩子提出的想法在你看来非常不切实际,你也必须学会不要直接拒绝。先从为什么开始,和孩子一起来分析思考他的想法,目的是要孩子自己得出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立的结论。
经常这样对话,你的思维模式会潜移默化给他。这个过程中启动了孩子自己分析思考的能力。通过你的提问,他要学会分析一个想法的路径,他要学会评估一个想法是不是合理,然后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需要强调思考的过程:我们必须先有好奇心,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在提问过程中和孩子分享我们的想法,而不是随时准备以专家的身份解答问题。当我们放弃自己的认知,和孩子一起探究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和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什么是全方位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怎么样不断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下是作者给出的两种思维习惯。用图片来看更直观一些】
没有受过思维训练的学生对好的思维习惯的认知:
受过思维训练的学生会形成的思维习惯:
这些思维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培养。思维模式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行为,你的思维模式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怎么做?
思考本身就是学习。
在养成思维习惯的过程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让思维可视化。把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语言,文字,或者图画。当你的思考不只是停留在脑子里的时候,你对思维习惯的认知就会特别清晰。让思维可视化的好习惯,要和孩子一起完成。最好用的工具:思维导图。
养成好的思维习惯的路上有很长的路走,孩子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跟随孩子一起去重新认识和发现这个世界。
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反复听,和只听一遍效果不同。一开始以为讲的乱,听完3遍在跳出来看,逻辑很清晰。里面大概有4个到6个例子,我只记下来两个,是因为这两个例子可作为素材先收集起来。
用问题启发孩子思考,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怎么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是自己在读书时候,从不同的书里的渐悟出来的答案,那些很有思想的人都着重提到过自己的成长过程,父母对自己的引导,其中就是给出问题,自己想答案。
对于这些问题不要眼高手低,要用起来。另外一个纠结没有了,之前就考虑过要不要学习思维导图,还有没有时间学习思维导图,现在是必须学会思维导图。
用好的思维习惯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让思维可视化,比如思维导读,还有写成文字,把脑子里的思考说出来,都是让思维可视化。这些都是更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