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四要素模型:
这个模型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提出,叫“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个人能力; 个人需求;职业需求;职业回馈”
第一纬度是能力匹配度即:个人能力能否满足职业需求,当个人能力能满足组织需求时,这个时候的组织满意度就高(成功度)。
第二维度是需求匹配度即:个人需求跟职业回馈的正相关程度,当组织给到你到是你需要的那么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就高(幸福度)。
所以,可以前通过三个问题模型自检一下,目前自己处于哪个状态。
1.你目前工作中迫切要提升的是成功度,还是幸福度。是干不好,还是不想干?
2.如果是干不好,个人能力和组织需求的匹配度上,我是否真的清楚组织的需求,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3.如果是不想干,则提升在个人需求和组织回馈度上。 我是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职业有时能给你,有时也不能给你?如果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那么你需要哪些能力才能获得这个收益?
职场模型虽然简单,但是它透露出来职业的一个底层逻辑——等价交换。职业是一种通过持续地满足对方需求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是一个持续的等价交换,所以交换双方最好的状态,就是匹配。
满意的婚姻亦同:也是夫妻双方各自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婚姻的满意度。 最好的婚姻是都把互相讨厌的缺点,认为是迷人的优点。那这样的婚姻就是满意又幸福,怎么看怎么喜欢。 但如果反之,双方都把对方得意的优点被看作是缺点,那真是天天互相折磨。
无论是职业还是婚姻,终究其原因是一个供需匹配度的问题。 能力和需求的匹配度如果是平衡的话,那么呈现出来就是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成功且满意的。 如果失衡的话,就容易生气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抱怨。一句鸡汤叫做,你绝大部分的烦恼都是因为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
抱怨是一种无能的贪念。是你认为对方没有好到令你满意的程度。所以当你从对面找问题度时候,先反观一下自身。我想要的,和我能给的是否对等。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个人对于外部的要求越高,自己的能力就越差。
好的企业,跟好的夫妻很相似。企业和员工的匹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在这个动态的变化中,双方都在成长,才会共同进步和谐共处。一旦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步伐,匹配度失衡,就会是问题的开始。所以,当能力跟不上组织的步伐,工作就出问题;当灵魂跟不上伴侣,婚姻就出了问题;当学习跟不上孩子,教育就出了问题。
人和环境总是在动态匹配、互相适应,你很难一下子就够到你的想法,但是你可以跟你的环境互相匹配,共同成长。
好的企业都是企业和员工互相匹配,共同成长。而坏的企业,是企业和员工互相抱怨,然后一起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