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的 必要性
课前预习
我听课要有预习作业,那么就是说提前先要把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了解,有些人的预习就能做到深度理解文本内容,可能一些人连融合都做得相当不错。
所以我们之间是有差距的。问题就自于心态,也是自己内心的看法在起作用,认为这件事必须做到某一种程度才算是可以的。
所以要不要预习呢?答案是一定的,预习是学习的起点,老师讲课是学习的精髓,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延伸。
昨天晚上孩子和姥姥聊天,提到了她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习了拼音。而爸爸妈妈都是小学的时候才学习的。那么小学在学习的内容和幼儿园有没有区别呢?
要不要衔接的问题,我提到了就看父母的考虑,学是个动词,不代表结果。学了哪些,才能是学。
是有过了解,还是已经能够书写规范,格式完整。
包括一年级的数学作业是写在田字格的,我是第一次见。要说以前一定是认识这些数字的,也会写。幼儿园老师教的时候确实是在田字格里呈现的,要求估计是照猫画虎能描摹下来就可以了,那时候用的是数学本就是直接的横线能写下算式,会计算。
到一年级,学习的内容表面上没有增加,多的是要求,就是我们所想的学习习惯,通过练习难度不大的事情来规范。如果原本就不会,还要思考,再加上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来,那么可想面临的估计会超出接受能力。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的,因为现在写字,昨天她还告诉我,预习《画》之后,看了课本,知道自己写“不”的笔顺不够规范,现在已经能写正确了。
就说写字这一项吧,老师每天绝对布置的内容不多,问题是孩子观察不到临摹的和自己写出来的差距,总感觉自己写的还不错。口,四,西,所有这些包围的部分,就像是宋体的横折这般直角突出,没有楷书的柔软和圆润,形状上四平八稳。我也是这次学习才知道“西”字的撇低竖弯高的布局。
拼音是更不用说了,我能说学了两遍,阅读起来还是会有看错的情况吗?如果从她会,可是就是粗心看错了,我听着不顺利,所以要求再看一眼的重复,她能盯准了读正确的话,是不是第一遍没有形成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所以她说的一句话没有错,和以前学的相比较,就是多了一些要求。
学习之后还会忘记的,所以预习之后经过学习的强化,从遗忘曲线的规律来看这个重复的过程是要有的,过段时间需要复习,所以有了期中考试,如果从提醒我们需要复习的角度看待,能执行得更好。
学习进行时,我们都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