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两周,用户达到200万,三年后,用户突破三亿,上市后市值曾超越京东和百度。这是在阿里,京东统治的电商平台中,拼多多所创造的奇迹。这些成功的背后,一定存在拼多多的创新和亮眼之处。
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业群雄逐鹿,此时在B2C领域,阿里,淘宝,天猫,京东占据了大部分的交易额,根据《2015上半年中国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在经历了上半年一系列大促之后,京东的销售额在整体家电网购市场占比达到了60%,同比增长了2%,而天猫下降了4%,其余空出的份额被苏宁与国美等蚕食。众多电商纷纷退出竞争,然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反其道而行,或许,只有他看到了藏在巨头阴影下的商机。
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中的“右上角迁移”理论完美还原了黄峥发现机会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就像这条曲线。五年前对于电视的要求仅仅是看卫星电视,而现在不仅要求卫星电视画质是4k超清,还要求可以看网络频道,可以打游戏,听歌,甚至玩vr。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者互相攀比,增加科研成本,生产出更加高端的产品,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就像这条逐渐向右上偏移的曲线。但技术的进步会远远超出用户的需求,生产出各种用户不需要但很高端的产品,这就是性能过度。
这里是阿里2015-2017年的客单价,即每个用户在淘宝的平均交易金额。在淘宝绞尽脑汁提高用户消费时,右上角偏移也发生了,一方面,淘宝各种活动和功能都在引导用户消费,但对于下沉式用户,2015年仅仅是让智能手机进入他们的生活,而手机大多数复杂功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另一方面,消费水平提升和淘宝商品的升级也是重要因素:人民普遍奔小康,可支配收入变多;2015年淘宝大面积打假,一秒删除24万个商家,再加上和大品牌的合作,商品价格随之上升。这些对于下沉式用户便是一种性能过剩,对他们来说,商品的品牌并不重要,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便足够了。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越来越高端,下沉用户这一市场的潜力无限,这也就是《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的低端颠覆逻辑:选择下沉用户的市场,而不是和商业巨头们竞争。当下沉市场正在被消费升级热潮忘却时,拼多多却致力于挖掘出了他们的巨大潜力。
电商行业最重要的三个维度“用户 商品 市场”,把握其中任何一个,就可以拥有巨额利润,而拼多多,在三个维度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创新。
首先是用户,指需要某商品的人,也是决定电商能否存在下去的必要因素,正如拼多多的战略,选择二三线城市用户为主要用户群;其次是商品,2015年淘宝打假,刷掉了大量低端商品,而拼多多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空间,同样也使拼多多得以迅速占领下沉市场,但逐渐随着舆论和负面评价的增加,拼多多也被迫走向打假之路,2018年八月至九月,拼多多删除了六千余家假货商家,下架了一千多万商品,开始设立了品牌馆,
那么是否拼多多也必须走向右上角偏移的趋势?
2019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为拼多多收获了大量用户,新人帮砍价,抢红包,几乎所有活动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利用老用户带来新用户。表面上大量的优惠活动让用户获利不少,而正如黄峥所言“拼多多所满足的,是一个用户的多面”,既然用户会花大价钱接受iPhone的溢价,那么当然也乐意花少部分钱购买一个手机壳,以追求最高性价比,拼多多所做的,就是追求用户对产品性价比的需求,追求用最低的价格售出最多的商品,所以拼多多不会发生右上角偏移,而会在空白市场里蓬勃发展。
即使空白市场为拼多多带来的巨大利润,为了发展,拼多多必须渗入高端用户市场,也就是一二线城市的用户之中;对于这些用户而言,正品才是他们的追求,那么拼多多如何做到在众多廉价物品里让他们放心购买正品?
在传统电商领域,商品流通方式是,从工厂到品牌到用户;品牌作为“中间商”必然带来溢价,而拼多多绕开品牌,直接和工厂合作,没有任何中间商赚差价,用户拿到手里的也是刚生产出来的产品;例如拼多多一直坚持的扶农措施,既提升了知名度,又获得了稳定供货商,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溢价,比如2020年3月17日,拼多多上线“春耕节”,补贴3亿元资金,并联合数十家农资品牌,通过“生产间直送田间”的网络直供模式,帮助400万家庭农场和农业经营者掌握现代生产和经营方式,2019年拼多多把安溪铁观音直接从田间送到用户手中,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还保证了铁观音的品质,甚至做到了39.9的价格,那一年,安溪县通过电商渠道卖出了46.41亿的茶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但是,拼多多的最终目标,可不会止步于此。
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上游批量化定制化生产,用户发出订单,拼多多拿着订单向工厂直接采购,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减少成本,价格低廉,再进一步,是做到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产品,甚至用户参与定制产品,保证供应链透明,商品价格合理,这就是马云提出的“C2B”概念。阿里,网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可惜后来者居上,只有拼多多取得了最大的进展。
最后就是市场,作为连接用户与商品的媒介,淘宝,京东是通过连接用户,提供商品,拼多多则是通过人际关系,帮忙砍价,拼团,来把用户和商品连接起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向世界传播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里每个软件都在根据用户喜好,筛选出适合用户口味的信息,从曾经的人找信息,变成了信息找人,拼多多就是通过拼团,砍价来让货找到人。身边人都在买的东西,即使自己不喜欢,大概率也会购买,这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从优惠力度来看,拼多多并没有太多复杂的优惠券,直接推给身边的人让他们帮砍就够了,这一点通过拼多多的广告不难看出:用拼团砍价来拉近身边人的关系,在欢声笑语中用最低价购买商品。这也就逐渐消除了那些觉得让别人帮忙砍价会很丢人的心理,对于中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而言,他们愿意付出时间来获取低价。不仅如此,为了诱导用户主动找人帮忙砍价,拼多多会在活动的上方设置滚动栏,显示已成功零元购买此商品的用户和活动剩余时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剩余时间往往都以毫秒为单位,目的就是增加未购买用户的危机感,即使很有可能是虚假数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给人一种想要尽快让好友帮忙砍价的冲动。
用户点击砍价后,往往第一次就能砍掉90%以上的价格,这时会给用户一种只需要两三个好友就能零元购的错觉,此时,这位用户就已经成为了拼多多的“推销员”。其次,所有拼多多用户都知道的一个定理:新用户往往能砍掉更高的价格,这就是“利用老用户带来新用户”,当新用户发现自己能砍掉这么多时,总会有一种“这个平台有便宜可占“的错觉,新用户+1,周而复始拉动新用户。
图表 1拼多多活跃买家数,月活用户与年度消费报告
总而言之,拼多多凭借这种低端颠覆战略和对大胆创新,给其他电商巨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4.29亿,阿里重启聚划算,推出淘宝低价版,京东也推出了针对下沉市场的产品:京喜。拼多多让这些巨头们回头审视这些曾经被他们忘却的用户,这无疑是拼多多引起的电商界一次变革。
抛开所有对拼多多假货的嘲弄,用现代互联网逻辑和商业创新战略分析,拼多多成功的背后,是对多数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中国社会的理性分析;我并不认为拼多多的成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相反,正是拼多多的存在,才让商业巨头们望向中国更广大的普通人民群众中去。才让更多的创业者愿意深入农民中发掘他们的巨大潜力,而至于拼多多的成功,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现代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