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祖国的69岁生日,南国的气候依然温暖而潮湿,深圳市内的各个主要公园一大早就迎来了大批观光的市民,甚至有举着小旗、戴着各色小帽的旅行团专门进入公园游览。
我和家人今天选了2017年新开的深圳湾“人才公园”去做早间散步。这个公园是全国第一个以“人才”命名,并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位置在深圳湾的中心地带,毗邻“春茧”体育场和深圳最高端的楼盘“深圳湾一号”,可以说是深圳最好的地段之一。
进入公园,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上。如果告诉你这里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园,你多半不会有丝毫怀疑。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人才公园都算得上21世纪的现代化公园之典范。让我们来看看:
天空湛蓝如洗,旁边一街之隔的深圳湾一号,堪比世界上最高端最豪华的住宅。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后海CBD区域内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更有落成不久的“春笋”大楼为天际线增添一大亮点。另一个方向,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春茧”体育场在绿植间隐约可见。
再看公园内部,各种景点和设施,不仅充满了设计感和美感,还处处紧贴“人才”这个主题,将深圳从1979年建市以来对人才的渴求和吸纳分成许多不同阶段来做展现。公园里设置了许多有趣的设施,比如用来纪念和科普圆周率发现历史的“π桥”,和正好与“春笋”形成极好照相取景点的红蓝爱心等等。
公园里面铺设了专门的塑胶跑步道,还布置了许多直饮水机和供人休息的长椅。公园中心是个人工湖,沿湖修建了木制栈道和凉亭等小景点,来逛公园的游人可以选择各种游玩方式,还能在园内的花田里尽情照相,与深圳最美的天际线之一合影。
我们在公园里逗留了大约2个小时,整体的印象是非常良好的。人才公园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世界级的高级公园的行列,这里完全有资格成为代表深圳的又一张名片。
如果你认为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夸赞人才公园,你就错了。深圳这个城市,向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它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时甚至能从深圳的发展中窥见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子。不过,深圳的发展是相当不均衡的。它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但一定是发展最不均衡的城市之一。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普通人进入深圳,从前是需要经过类似海关的“特区关卡”的。这也自然将深圳分为了“关内”和“关外”两个地理概念。
虽然特区关卡早已撤销,但一直以来,关内各个区域的发展都要好于关外。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还是公共交通的覆盖程度,关内都比关外好不少,有些方面甚至是数量级的差别。
像人才公园这样的高级公共设施,关外各区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稀少,而且分布不均。至于与老百姓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医院,学校,商场,运动场等设施,关内至今具有关外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许多关外的居民吐槽,关外虽大,却只是个让你过夜的地方,想要看病,上学,打球,甚至逛街购物,都要往关内跑。
深圳关内的行政区域只有罗湖,福田,南山,盐田等四个,所辖面积跟关外几个区比起来就像小矮子,关外各区居住的人口数量也早已超越关内,理应配置更多的各项资源和公共设施。然而城市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人口——资源”的关系前进。
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但凡大都市,都存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北京的三环内,上海的陆家嘴和徐汇,广州的天河区,都是极为发达的区域,连发达国家的外国人来了这些地方,都会赞叹不已。外国的大都市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纽约的富区曼哈顿和穷区布鲁克林,巴黎市中心的香榭丽舍大街和北部阿拉伯移民聚居的19区,以及孟买纸醉金迷的富人区和脏乱差的贫民窟,等等。
这种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广泛存在,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某些普遍规律。对于政治来说,每个城市的治理者都需要让自己的城市拥有某些亮点,以吸引更多怀揣梦想的人前来寻梦,因此有限的资源不能无限平均,而必须优先发展具有示范或者带头意义的城区,否则亮点无法构建。对于经济来说,已经形成集群效应的城区对新入场的资本具有更大的吸力,而资本的不断累积也会对该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发达城区的发展始终快于落后城区,直到进入饱和而使资本不得不去其他城区寻找机会。
一城如此,一国亦然。许多中国人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种误解,认为自己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部分就代表了全国的发展情况。看到媒体曝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认为全国农村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看到一线城市房价上天,就觉得全国人民都买不起房。这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生。
了解不同区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理性地看待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不被现有的发展差距影响我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中国人习惯于从长远和全局来看问题,但又经常被短期的利益和风险影响,无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经常去不同城市走走,看看真实的地区发展和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培养独立的观点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