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学手机摄影的时候,一直有个疑问,如何在熟悉的环境里拍出陌生感?
自诩喜欢旅行,一直也认为只有在陌生的城市或特著名的地方才能拍出好片子。就像拍纪实人文,一定要去印度、非洲,再不济也得去西藏,才能拍出那种淳朴的,色彩对比浓烈的照片;拍风景,得去名山大川、沙漠草原,不然出不了片啊;拍人物,没有漂亮帅气的模特,至少也得有可爱的孩子吧,不然能拍什么?
这样的迷思一直困扰着我,可是我却发现在我去欧洲、泰国、巴厘岛的时候,在我去西藏、青海、甘肃的时候,我几乎一张好看的照片都没拍出来。而我现在学了一些拍摄技巧,却没什么机会去那些有名的地方了。
我也想去不同国家体验。想去南非国家森林公园看各种野生动物,想去巴西学桑巴,想去西班牙吃海鲜饭、看高地梦幻的建筑。可是受时间、金钱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当下的我去不了那些地方。
不仅空间限制了我,设备也限制了我。我买不起那么多的长枪大炮。即便我有一台索尼微单,我出去扫街都懒得用,嫌重,不方便。买不起那么多的装备,去不了雪山、草原,那我就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了么?
最近我在看一位德高望重的摄影前辈—阮义忠的书,不是他的代表作,却是两本微博书。
什么是微博书呢?就是他发的微博集合成的书。像是小品,没有多深刻的意义。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书没有什么营养,我读完却有深深的触动。
前辈对他每日的生活,居住的住所,吃的食物,走过的路,听过的黑胶唱片,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
还经常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和新鲜感,这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每日小确幸。例如,他会记录他的第一台咖啡机是怎么得来的,他家的那张沙发用了几年,墙上的装饰画是哪个朋友送的,妻子今天做的一顿饭滋味如何。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他还会拍一些窗前的白鹭,傍晚窗外的夕阳。看这样的文章,很轻松,很容易有代入感,感受作者日常的休闲与那颗静谧的心。
其实阮老师和我另外喜欢的一位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很像。都是对日常生活很珍视的人。珍惜自己用的东西,体会每日的生活。
那么究竟要如何在熟悉的环境里还能拍出陌生感呢?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敏感的心,能够发现身边的不同、发现身边的美。当遇到不同的光线、心境和朋友,那些熟悉的场景也会有不同美感的画面出现。
某天,中午阳光明媚,我下楼扔垃圾,看见几只小野猫在小区嬉闹,有一只懒洋洋的坐在电瓶车上。虽然光线很强,虽然背景是垃圾桶,可是那一刻我仍就觉得特别温暖。
我特别喜欢拍天空,晴天、乌云天,雨后的傍晚,总有不一样的色彩。傍晚,吃完晚饭散步的时候,抬头看看天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即使同一片天空,云的形状、颜色也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变得不一样。
其次,你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你可以尝试自己是生活中的客人。即使走了一万遍的家门口的路,也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得不一样。可能是因为一个环卫工人坐在树下吃苹果;可能是有小区的孩子在路上打闹;可能因为下雪,整条路都被白色所铺盖。你觉得毫无变化的每日,叠加二十年,变化大到你都不认识。而你要做的,就是当一个外来者来观察你生活的周边每日微小的变化。
此外,到底要拍些什么呢?
根据阮老师的书和我自己的经验,没有限制。老师从衣食住行到工作、旅行都有记录。坐公交车,会拍下一直乘的那辆车。剪头发,会拍下自己喜欢的那家店的师傅们。还会拍老友的聚会,自己喜欢的咖啡豆等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点我倒是学个十足。从去年开始学手机摄影,反思过摄影的意义,无解之后,我就不再管摄影有无意义了。看到我觉得不错的画面都会记录下来。
小区门口被我拍了很多次的路灯。
去健身房健身,偶然看到背后有一个停车场。从楼上看下去,车子像玩具般似的。
上完摄影课,模仿老师拍的水中倒影,其实是常逛的那家商场。
去年冬天,学老法师拍的麻雀,拍完自己还挺满意的。
去年冬天大雪,去了老家烈士陵园,第一次看到大雪过后的水杉,真的很美!
从北京坐火车回来,到站前收拾行李,看到清晨的乡村大雾。当下有点悔恨没有带相机,拍不出大雾的美感。手机像素不够,噪点高。可回头看看手机里的这张照片,却似水墨画般,顿时心生欢喜。
我自己也知道敏感的心、善于观察的眼睛,这种词很空洞。现在的摄影教程莫不是3分钟教你几招tips,或者是三个月教你小白逆袭成专业摄影师,我这心得也太水了些。
可是,这的确是我一路来的心得。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心境的改变,你能不能改变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看法。如果总是对日常不满,其实很难拍出好照片。相反,如果对生活充满了探索的精神,其实即使在一方小天地,也能有自己的小确幸,拍出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而摄影技法的不足,在多看多拍多思考这简单的道理后面根本不是问题。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有人非要秘籍。我当下的秘籍是今年先拍个1万张(已经拍了1500多张),看个几十本画册。
学习摄影,到底是学习技法,学习审美,还是学习如何面对生活呢?我还在摸索中,并没有答案,你学习摄影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