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民谣,关于赵雷《成都》的话题,刷屏各个网站,于是在网易云上开始搜索赵雷,开始听他的歌。
从《成都》到《无法长大》,接下来《三十岁的女人》《吉姆餐厅》《画》《家乡》《理想》《再也不会去丽江》《北京的冬天》《已是两条路上的人》《南方姑娘》,最后在《我们的时光》里,泪流满面。
听赵雷的歌,满满的回忆,满脸的泪水。
赵雷是位歌者,而我只是一位听歌者。
他用那略带沙哑悲伤的嗓音和手中的吉他在讲着故事,讲着我的故事,述说着我的过去。那些从前画面在我面前变得清晰,那些途径我身边的人,那些曾到过的地方,那些曾参与我生命故事的远方的朋友,他们在赵雷的歌声和吉他声中,在我的眼前的变得活跃起来,我又回到了过去。
我想伸手去拥抱他们,我的双脚想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时,音乐停了,所有的都随之散去,我却已泪流满面。
拿起手机给多年没见的朋友发了条微信:“美女,我想你了!”
作为八零后听民谣听罗大佑听老狼听朴树听许巍,听摇滚听崔健听伍佰听窦唯,听流行听四大天王听张国荣听谭咏麟,可谁听过黄舒骏的《改变1995》。
在这里提到2001年丰华出的黄舒骏的《改变1995》,或许会觉得突兀,但却是在听赵雷的歌,除了眼泪之外最想提到的关于音乐的事情。他不是民谣,却同样有着众多感触的音乐。
2001年10月,在自己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买了张去沈阳的火车票。十月的沈阳已经是初冬时节,整个城市是灰蒙蒙的,风沙很大,那时候还没有“霾”这个词,只觉得可能是重工业城市才会那样。去了天河体育馆,可惜那天没有比赛。走进一家书店,(记不清是书店还是影音店),掏了16块买了黄舒骏的《改变1995》,这是我沈阳之行除了车费以外最大的一笔开销。一个星期后我带着这张专辑回到广东,继续我的打工生活。那年我反复的听这这张专辑,屏蔽了其他所有的声音,半年后我将它珍藏了起来,直到今天。
赵雷的歌词创作直白,那看似没有什么内涵的话语,却让故事灵动,直击听者内心。黄舒骏这张《改变1995》与之有几分相似(我个人认为),没有华丽的词句,却无比动听,前者让人流泪,后者让人内心充满感触。
之前听歌最多只是感动,或是只是因为觉得好听,因为听歌而哭的,赵雷让很多人做到了。看到在《歌手》现场那个控制不住自己眼泪的男孩,只能庆幸自己不在现场,有可能那个人就是自己。
在这个网络混杂的社会,赵雷的未来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只是一位听歌者。
或许因为每次听都会流泪,可能会在某个播放器里将赵雷珍藏起来。
一壶酒,一首歌,一个城市,一个故事,一个赵雷,一公升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