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要陪伴孩子成长,可是仅仅是陪着就可以了吗?
心理学家讲过,陪着并不是真正的陪伴,如果在陪孩子的同时,你在看手机,回复微信……,其实你只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跟他共处而已,并没有跟他产生行为上的互动,更难说情绪上的“共情”了。
我们都知道高质量的陪伴应该全情投入,可是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紧绷了一天,继续再上第二班又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都知道好不容易周末了,一定得要好好陪陪孩子了,可谁知道陪小朋友哪有那么容易,带一天娃比上一天班还累,没到晚上就已经筋疲力竭了,可活蹦乱跳的娃还是那么神气,拉着你继续让你给他讲故事或者做游戏。
结果我们发现,谁不知道要优质的陪伴,可是臣妾真心做不到啊!
2/
上周因为思维导图的关系认识了一位神奇的妈妈苗苗老师,听了她的分享,我觉得简直太棒了,她做的事情,正好可以给咱们这些苦苦不得其解的家长一个新思路。
苗苗老师的人生前半场在职场走的很顺利,一直做到公司高管,可跟孩子的关系却不够亲密。后来她无心恋战,做出回归家庭的选择和决定。
爱学习的苗苗在回归后仍然继续学习,参加各种课程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她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思维导图(也叫脑图),并在两年后成为了一名专职的脑图老师,而且加盟了罗辑思维的脑图创作团队,为“每天听本书”栏目画脑图。更为关键的是因为思维导图,她成功的修复了自己跟女儿的关系。
可这一切都不是她刻意追求得来的。在早期她迷上思维导图的时候(哈哈,我也一样迷,想知道为啥,可以看这两篇《你的思维会说话,你知道吗?》和《我为什么会迷上它,并上瘾了? 》),每天都在家练习,有时候女儿在旁边看妈妈痴迷的画图,就凑过去说,也要一起画,可是女儿只有小学一年级,她并没有强迫女儿一定要学脑图,只是由着小朋友任意发挥,两人就一个画脑图,一个画画。
慢慢的,苗苗老师的思维导图越做越好,很多家长希望苗苗教他们的孩子学画脑图。可她从来没有教过课,于是就想先教女儿做一幅练练手。
开始她也很担心女儿是否有兴趣学,没想到她把用意告诉女儿后,女儿特别愿意给其他小朋友们做示范。
对于7岁半的小朋友来讲,理解逻辑还是需要花费些力气的,所以第一幅图,苗苗老师是自己画好后,让女儿模仿的,画的是女儿正在学习的英文课。
她趁机鼓励女儿画的很棒,女儿听到妈妈的夸奖信心大增,从此以后苗苗老师就正式开始教女儿画思维导图了。
苗苗老师正好跟随女儿英语学习的授课进度,从“动物描述”开始练习,3个月时间,带领女儿边画边学,一共完成了34幅精美的“小动物描述”思维导图笔记。在学习绘制导图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小朋友的记忆,也帮助她学会分类归纳,同时掌握了一种快乐学习的方法。
在妈妈的陪伴,鼓励和引领下,女儿又画了水果系列,还开始用导图学习语文和数学,几乎是每2-3天就会画一幅导图。母女俩从此有了共同全情投入的时间,也多了很多共同话题和加深了亲子关系。
这个共同爱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母女俩各有所获,妈妈也完美转型为“为爱而教”的亲子思维导图老师。
3/
苗苗老师的分享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以前我们拼命想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她要干什么我们就得干什么,不然就被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
我想很多家长都想陪,关键是不知道从哪儿开始下手,像苗苗最早也并没有刻意培养孩子学什么,而是在自己痴迷于画脑图时引起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和兴趣。
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做什么,他都可能会学样。如果我们能有一样长久的爱好,坚持不停做,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到我们的热爱,从而也会引发围观和追随。他们可以说是家长的第一个天使小粉丝。
我自己也有强烈的体会,自己每次兴致勃勃的做某件事情时,我家小公主也会主动凑过来,要求一起干。
凑巧的是她特别喜欢画画,看来我很有机会把她转化为我的脑图第一小粉丝哦,可惜她还不怎么会写字。
但是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每当我们一起画画的时候,一起讲故事的时候,甚至我做脑图她画画的时候,我清楚的知道,这就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时光。
所以,最优质的陪伴就是找到一个乐趣,跟你的宝贝儿一起好好培养它,让共同做这件事成为你们两人的仪式,等待时间的魔力,见证你们两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