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7年,古典创办新精英生涯,希望帮助30%的青年人: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他继《拆掉思维里的墙》后,倾三年心力,推出的第二本书。
本书探讨了以下问题:高竞争的工作、高不可攀的房价和房租、 拥挤的交通、糟糕的空气、不安全的食品……在竭尽全力才能生存的时代,年轻人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生命又有什么可能?如何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如何修炼自己在现实中活得更好的能力?如何在现实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如何连接现实和理想?如何面对生命里的苦难、贫穷、不完美或者不公正?如何获得心灵的自由?
在书中,古典谈到了人生四个永恒的主题:
影响力、爱、自由、智慧。
即使在这个不那么公平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平凡人也都能活出各自的生命可能。
本书写给成长中的每一个人,以生涯之学和古典的独特人生体验,带领所有好奇、冒失又热爱生命的读者一起成长。
生命是一个打开又收拢的过程,这本书将让我们打破自己心智的障碍,开始自由地思考和行走,然后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作者简介:
古典
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曾出版《拆掉思维里的墙》,畅销70多万册。少年文青,玩乐队,练散打,写小说,骑单车从长沙流浪到北京。想出国却误打误撞进入新东方,成为GRE词汇首席讲师。因目睹无数中国教育下的一流人才的迷茫和纠结,意识到“找到自己”比“去好大学”更重要,四年后开始转向生涯规划。系统学习职业规划、心理、教练、国学等,真实咨询近千例,探索中国青年人的生涯出路。
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现已成为中国最专业、培养认证生涯规划师最多的生涯教育机构。他业余在清华等各大学讲职业规划课、写书、做节目、搞公益、四处晃荡。努力搭建一个更大的生涯行业生态平台,让更多人和组织在玩中成长。
因为他相信,更多人将: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精彩书评:
壹: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样做一个更好的人?不断在打破和重建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在自我摸索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不少弯路,古典这本书的观点有些虽看上去就是浅显的道理,但却与我自己汲取的经验教训不谋而合,因而我更能感受到这些观念的深刻之处。
与其说是这是本职业规划书,倒不如说这是古典对人生规划的智识和定见,人生有多少可能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我的期待,而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需要自己去实践和调整,可以听取但不能依赖他人的意见,因为这最终还是个冷暖自知的事。
我很认同古典提出的生涯发展的四个维度: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这是从人的外界影响力、专业钻研程度、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个人对生活的热情来衡量生命的饱满度,很多人容易将第一重价值当做成功的标准,但荷包日益鼓起,心灵却日趋枯竭。杰森•路易斯和史蒂芬展开了长达13年之久的环球旅行,他们毅然决然抛弃了世俗认同的价值观,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们的生涯高度和宽度许是很低的,但深度和温度却远远高于他人,谁能说他们的人生不成功?
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我常常自问,在大学毕业前夕找工作时,我很迷惘,曾一度很想去国外工作,原因很简单,那里的薪资远远比国内的工作要高。赚更多的钱是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然后呢?实现的方式是不是与我其他的期望有悖呢?如今我明白我不想用透支的精力换来金钱,我不想在以后四处救火,也许我不能在四种方向上走得最远,但我要始终维持好这之间的平衡,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充实而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享有最大的自由。
作为职业规划师,古典对于职场生涯也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观点,很多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眼看离自己的梦想遥遥无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的工作就没有价值,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这份认真会在未来兑现价值,反之,因为工作现状不如意而浑浑噩噩,待到机会降临却只能眼睁睁看它消失,岂不令人扼腕!这点很多人都会忽视,好高骛远只能一事无成。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是心怀责任的践行者,他们的成功也许像腾飞,但却浸润着充满汗水的每一步。
同时,古典还想说明的是成功不能复制,人生也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你的人生是自己走出来的,意义也要靠自己赋予。如果能早一步看到古典的书,有的方面我能少走一些弯路,但有的事上,我知道我仍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摔了一跟头再爬起来,我曾经非常努力地要把自己的短板变成优势,而忽略了我原有的强项,结果证明我的努力是徒劳,但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想有更多的可能,然后我试过了,知道这不是我要走的道路。
人生有很多可能,即使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无路可走,其实始终还有一个选项,我们是在选择中学会成长,留下身后一道歪歪扭扭的人生小径。
贰:
近些年,朋友圈默默流行着一个规则,送礼可以送鸡汤,心灵鸡汤就算了。时不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成功学、励志篇,早已不再是彰显有文化的好方法,相反,会让你显得特别没安全感、没想法,随时可以被洗脑加入X能神教。我们讨厌说教、讨厌歇斯底里的卖弄、讨厌“以一敌百”的套用,人生,需要自己去主宰、去选择、去体会,有些事件就算再频繁发生,放在几亿人的大池子里还是小概率事件,比如一个个准备当大佬的女人,前仆后继;比如一个个硅谷传奇,仿佛从兜里掏出个水果,都能成为下一个苹果,人生的确有很多可能,但是别人的可能99%不属于我,所以,如何在这个残酷世界杀出一条血路,真的值得思考。
然而,英雄传奇并非一个人的独角戏,秦始皇之于李斯,刘邦之于萧何,刘备之于诸葛亮。有梦想和抱负的人,在深夜最该思考的问题不是自己如何去实现这些想法,而是要想如何找到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人,时间有限,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只能想办法增加质量,找到你的Mentor(人生导师)往往比追求梦想更重要,换句话说,人生需要梦想教练,因为TA能帮助你节省时间和金钱,甚至帮助你找到梦想的捷径!
说了那么多,赶紧把这本书拉出来亮亮相!没错,就是古典老师的新作《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初看题目,我都不禁皱眉头,哎,看来又是一本鸡汤教科书!我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真的能从读一本书里找到答案吗?读完此书,我不得不说,虽然没有找到明晰的答案,但确实找到了如何走下去的手电筒。和一般成功学、励志篇不同的是,古典老师教大家的是释放大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某种类型的人的方法,摘取几点,和大家分享。
【做一块砖头还是成为金字塔尖】
现如今我们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真的不要太多。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微信订阅一堆公众账号,每天根本没时间一一看完,往往读个标题就算过去;以前为了提升穿衣品味还去买ELLE或者Vogue翻翻,看看当下的流行趋势,现在各种街拍贴、时装秀电子杂志多如牛毛,甚至连以前神秘的温莎堡晚宴,都能够让平民如我第一时间探秘,杂志的销路每况愈下根本无需解释。以前看欧美电影、聊庞克哥特音乐是一种小众的炫耀行为,现在说出来Vivian Westwood你要是不知道仿佛就是外星人!当我们获取信息的代价越来越小,貌似人和人之间可以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差距逐渐缩小,其实,当下的互联网媒介正在把我逐渐打造成一个四方形砖头的一份子。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很真实的揭穿了这个真相!看似我们每天获得最新的新闻、咨询,不懂的名词,一个搜索百科就全都清楚了,知识仿佛一下子廉价不堪,你不需要去阅读,因为眼前有一大堆媒体正在举着勺子,冲你大喊,Baby,吃点吧!我的“食物”最好吃!古典老师发问,你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若甘于做这社会金字塔底的砖头一份子,那就尽情的享受这些“免费”的信息吧。它们快速、好读、吸引眼球,但他们不是知识,无法启迪智慧,不是深夜里为你照亮前方的灯。人生的可能性不可能构建在这些软趴趴的新闻、信息之上的,它一定是基于你的智慧和知识积累,这也是为什么要读书、读好书的原因,只有苦读,你才有可能站在知识的金字塔尖,不要惧怕做少数人,也只有熬的住寂寞的读书人,才能看到最美的天空。之前,萧秋水老师的一篇文章和古典的论点不谋而合——所有免费的东西背后可能让你付出更高的代价。对待知识、对待人生,不要被金钱束缚,愿早日看透“免费”的真相,人生的可能性才可能越来越丰富。
【求快不配做高手】
我是一个急性子,读书、学习、做事都特别追求速度快。高中的时候,就吃了“爱速度”的亏。我有个同桌年级前十名,他根本不买课外辅导书和练习题,相反,他的教科书快被翻烂了。他时常盯着教科书上的题目,2节自习课就这么过去了,与此同时,我都写完了2张数学卷,1张语文模考卷。高考过候,人家上了清华,我则留在家里嚎啕大哭,抱怨人生不公平,为啥我比他努力多了,考得却比他差太多?若干年过去,我有所顿悟,清华哥早早知道“求快不配做高手”的道理,他知道举一反三,知道考试的秘诀就是紧贴课本,再难的题型也是基于课本不能超纲,与其追求速度和数量,不如搞懂一道问题,这一类型的问题都不再成为困扰。
人生也一样,年轻的时候可以仰仗年龄的福利,多多尝试,不断试错,但是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欲速则不达。犹记得一位年轻人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后,为了成为全世界去过最多地方的人,用了80天把全球每个国家的经典景点都转了一遍,游完了他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全都是走马观花,他并没有从旅行中发现快乐的真谛,于是,他打算用余生重新走遍世界,要慢慢来,后来他在非洲发现帮助穷人学习医疗基本知识让他特别快乐,于是,人生便不再仅仅是旅行了。古典的书好就好在,他用一个点引发你的思考,什么事情该求快,比如快点读书、快点寻找目标、快点去执行,什么事情该慢慢来,比如发现自己的兴趣,让你的兴趣帮你找到穷其一生追求的事业等等。
【财富增加生命的可能性】
“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
古典老师对人生的解读深得我心,可能和他本身是职业规划师有关,他不喜欢讲深刻地大道理或者用离现实十万八千里的例子敲读者的脑袋。比如他很坦然地承认,金钱能够增加生命的可能性,追求财富没有什么好惧怕和羞耻,如果能够像印钞机一样赚钱,心中又能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爱好,这样的人会容易快乐。如果不是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我还真的一直以为鲁迅是一个一生清贫的革命烈士呢!鲁迅出身富家,后又到日本留学,再后来回国成为很多大学的客座教授,他那时候的年薪折合现在的购买力,一年100万真的毫无压力。鲁迅如果勤奋点,再去四处做做讲座,外块更是让他生活富足,也正是因为无忧无虑,他才能够静下心做学问。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萧红和张爱玲,同样才华横溢,笔耕不辍,对爱痴缠,一个却死的悲惨,另一个则躲过了时代的折磨,在大洋彼岸安然度过晚年。如果萧红可以像张爱玲一样不为生计发愁,她可以活的更久一点,留下更多壮丽的佳篇。“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在现实生活里,真的很难。为了实现人生的更多的可能性,古典老师在书里给出了一个基本职业的规划框架,即满足生存-找到目标-成就事业,可见,越早警醒去努力,就能越早找到自己的目标,成就事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读完了,就去做吧,加油EVERYONE!
叁:
站在三十岁门槛上,常常想把一些问题想得更明白一点,这时候我求诸于哲学,希望借着先贤的思考,解除心中对一些大问题的疑惑。
而古典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思考的问题则更接地气。书中总结了对当下中国人面临的职业问题的系统性思考。对理论的总结大多用的是归纳法,或者案例讨论。看似不够严谨,但因为作者的用心,干货很多。
两年前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我读了两遍,推荐给了很多人, 激起了我自觉地观察自发思维模式的兴趣。这里总结对我思维有冲击的几点:
1、对兴趣的详细考究:兴趣拆分成愉悦和有趣,一个与确定性相关,一个和不确定性相关。通过这样的分析倒逼思考:你对一些东西的执念,到底是因为愉悦多呢,还是有趣多。比如喜欢看电影,是因为自己享受一个不用干其它事情的时间,完全放松;还是让自己过一遍他人的人生,收获自己的感悟,甚至与导演进行某种智力的或者艺术的角逐。
2、对人生格局的分类:高度,深度,宽度,温度。分别代表在影响力,卓越,爱与和谐,自由这些维度的人生追求。
就我自己而已,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想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人人都喜欢的人。现在发现,就像价值观总有优先级需要你去权衡一样,人生命的有限性和一次性也决定了你只能找你最爱,无悔实现,而不能求全。而求全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贪婪的心态。即使你都能做到,你也并不需要那么多。
3、对事业理想的追求方式
我曾经狭隘的认为,这个社会的牛人大多是极小的时候就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然后加上后天的努力,才取得了成功。
Paul Graham 硅谷创业教父在他的博客《How to do what you love》中讲了如何发现自己的真爱。当时此文让我冲击很大,原来很多人的真爱不是那么容易就发现的。还记得那句:“你怎么能把自己一辈子的未来赌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 一个对社会规则没有基本认识,对自我没有足够的了解的人,怎么能那么早确定那就是他所爱?我因此开始淡定的找寻所爱。找寻方法包括阅读的方式了解世界和自我,也包括工作上谨慎的尝试和突破。
而本书则很务实的提出了解决方案:自己去创造,是比等待遇见,寻寻觅觅更主动和更务实的策略。
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支持没关系,没有贵人相助也没关系,你依然可以踏实的通过自己的职业上的努力度过生存和发展期,坚持创造自己的事业。
4、对自由的理解;
我之前对自由的理解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有选择的机会,不让自己无路可走;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来认识自己,来让自己做选择的时候更不被外界所影响,寻找社会影响和个人局限之间小小的夹缝。
作者关于自由的讨论将入世和出世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自由=能力-欲望
这个公式可能没那么严谨,但提升能力扩大自己的选项范围;是从积极入世的角度,获得更大的自由;
而减少自己无谓的欲望,则是减少现实生活对自己的羁绊,从出世的心态来获得自由。
这个自由观,更有行动的意义。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