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的过程
本书自安盾网总裁艾勇在群里推荐以来,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正式启动读书也有半个多月,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是纯粹出于好奇,读完第一章之后,我感觉这应该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于是有意识的运用了从网上学习到的一些学习方法。第一种,就是整体读书法,首先通读本书,不求甚解,但在通读的过程中对几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最小化可行产品,如开发-测试-反馈流程,如沙盒,如创新企业和创新组织;接下来,我将这本书的目录、我认为的重要结构通过思维导图记录下来,形成书籍整体脉络;再接下来,我对感兴趣的部分再次重读,并着重对认为对工作可能有帮助的部分予以重复翻看。
二、对本书的基本认识
本书主要介绍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的创业理念,主要内容是以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市场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快速迭代,以避免传统的“瀑布开发”流程所产生的因开始的方向性错误而导致的时间、资源和市场的损失,达到快速创新,快速增长的效果,具体的方法主要有避免太过长期的规划、全员参与开发,沙盒的观察-改进-投入以及通过“五个为什么”发现并解决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三、我阅读本书产生的感想
一般的组织和个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自由散漫,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参与该事情的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做好,在制度上不应建立太细致的流程进行管控,奉行无为而治。另一种是严重缺乏安全感,认为人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组织,不能任由这种不确定性发展,工作的每一个节点都有标准和流程,应当进行事先的规划和安排,参与该事件的人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开展活动。
我本人属于第一种,主张人都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合理地安排并执行自己的工作。但仔细想来,这样的主张明显违背了人性。首先,人天生具有惰性,自律和改变是痛苦的;其次,在组织中,需要协作,协作需要沟通,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和信息流失,没有标准化的信息接口是无法达到顺畅协作的。我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但我又不认可凡事都事先设定流程和标准,因为人类不是先知,少部分人设立的标准和流程不一定合理,而在一个组织中,制度的不合理是一种结构性的不合理,更改的成本很高,也会导致错误的放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为这个原因,一直以来我都处于迷茫之中,直到看到本书。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
“拉灯制度”,即在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中,每一个环节的人发现问题,都可以拉设置在工位旁边的拉绳,相应位置的灯就会亮起来,主管确认问题存在后,要将整个流水线停下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种制度可以保证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在分工环节很长的生产流水线中,意义重大。
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制度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是除非生产环节中的问题大到相应岗位的人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否则他不会轻易拉灯,因为这是对制度设立者的挑战,并且错误拉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导致整个生产线停工的责任不是一个工人能承担的。
作者提到的最小化可行产品,通过开发-测试-反馈,获得经证实的认知,我是非常认可的。
在这种模式下,避免了人为设置流程和标准的主观性,使得开发乃至管理变成可以试验的科学。比如,在我们的诉讼业务流程中是不是可以找出一个或多个最小化可行产品,如庭审笔录的记录方法。庭审笔录是庭审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但涉及的内容可以将整个诉讼流程浓缩进来,如双方当事人抗辩的问题、法官的疑问、各方当事人的表现,对庭前准备和庭后应对都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做好一个庭审笔录的“开发-测试-反馈”流程成本是最低的,也是可以快速检验和改进的。又比如安盾网的任务发布,其最小化可行性产品能不能就设定为是发布调查任务?调查任务包含了其他任务的全部因素,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检验整个产品的流程。在安盾网的整体运营中,项目管理中的其中一个典型项目的运营方案是不是构成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小批量”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是通过小批量全流程的生产,可以提前发现问题、改进技术,从而避免了在大批量生产中存在的必须在最后阶段一次性完成所有产品导致的难以回头,并且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比如客户最终不要这些产品了。作者在讲述这个观点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装信封的单件流,可以及时发现信封的瑕疵,而无需大幅度返工,实践证明,速度也更快。
这个“小批量”对于反侵权假冒维权而言,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即发现侵权即快速取证、发起打击行动,而无需等待期他案件的进度,不追求在法院一次性提出全部诉讼。
未完待续。
本文在我的个人博客
西窗何律-发现法律的力量
首发,地址是
http://www.holoy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