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和失败究竟谁是成功之母,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人坚持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为此罗列出一大堆例子,比如:爱迪生经过上千次失败后终于发明了电灯,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也是经过了无数次失败才有最后的成功。甚至于任何一项发明或事业的开创一定会经历无数次惨痛的失败,在不断与失败死磕之后才能取得成功。另外一些人却不以为然,爱迪生确实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他之前同样经历过很多成功,在发明电灯之前,他已经成功的发明了很多东西,所以才有“发明大王”的美誉。而那些两弹元勋之所以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自主研制出两弹一星,是因为参与人员都是当时各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他们之前在各自学科领域里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并且大部分人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而任何一项好的发明或事业的成功,他的发明者或开创者大都不是庸众,他们往往在某个方面天赋不凡或者拥有相关经验,只是在事业成功之前的小成功大家看不到。
看到这里,你或许更加迷茫了,说了这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到底是成功和失败哪个是下一个成功的母亲呢?
先从两个关于考试的故事谈起
故事一:
小明和小方,第一次考试,他俩都考了90分,小明想:看来我真的天赋异禀,第一次考试就考了90分,我应该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学的很好,我平时可以多玩会游戏了。于是比以前玩的更疯了,作业也只是随便做一下。而小方想:第一次考试就考了这么高的分,真的是我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呢,还是因为这次题目比较简单,还是我对老师讲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呢?于是他比较了一下同班同学的分数,大家都整体考得不错,虽然很多同学分没自己高,但90分的也有好几个,自己并不比别的同学聪明。他再对照卷子上的知识点,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讲过,也有些比较难的题目自己平时没见过,自己的主要失分点就在这些题目上,待会好好听老师讲解,弄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注意及时补上自己不懂的地方。结果下次考试,小明考试只得了70分,而小方却得了95分。小明不满地抱怨: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小方却想:我的学习方法确实对了,只要掌握好老师平时讲的知识点,利用考试弄明白自己不懂的地方,下次考试考高分就不是问题。
故事二:还是跟考试有关,小李和小张,他们第一次考试都只得了50分。两个人看到分数都很郁闷,怎么这么低啊。小李想:难道我天生就不是个读书的料,别的同学怎么说也能考个及格,就我这么差,看来读书考大学这条路是没啥指望了,混过这几年就出去打工,像村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好好在工厂里干活,同样吃香的喝辣的,想到这,脸上满是憧憬,陷入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中。以后老师上课,他就睡觉或看小人书。小张想:为啥大家一个教室里听课,就我和少数几个同学不及格呢?我天生比别的同学笨吗?还是没掌握好方法?还是对老师讲的东西不理解?下课后向老师和同学取取经,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之后,小张参考同学的方法,用功学习,一有不懂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他知道自己可能比别人笨一点,所以比其他同学都认真。第二次考试,小李依旧不及格,而小张却终于考了70分。小李想:看来我确实不是读书的料,还是早点混完这几年就去外面打工吧。小张却想:看来只要用功,还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以后继续努力。
看了这两个故事,大家也许明白了,成功也许跟我们之前的成功或失败没半毛钱关系,而取决于我们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态度及思考方式。或者说取决于我们对成功或失败背后的原因分析,并形成有效的经验积累,并不断实践并运用到下一个场景中。所以其实大家搞错对象了,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成功真正的生身母亲,只是母亲身上披着的华丽或暗淡的外衣。有效的积累才是成功真正的生身母亲。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是人生考场上的小明、小方、小李、小张,只不过人生考场变化莫测,他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考试类型,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为了能在下一次考试中获得成功,我们要学会拨开事情成功和失败的外衣,从中弄清楚成功或失败的本质原因,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积累,并创造性应用到下一个人生场景中。
人生路上,任何伟大的事业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无比艰辛的过程,我们没法偷懒,只能同困难一路死磕,但死磕不等于蛮干,只有不断分析一次次失败或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从中总结提炼出人生的智慧,并用来指导我们下一段路,成功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挑一段更好的路走,而失败的积累则可以让我们避免反复摔倒在同一类坑里。
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永远是一群蹒跚学步的孩童,在成功与失败中跌跌撞撞地向终点走去,我们会遇到很多个坑,也可能遇到美妙的风景,不要被这些迷惑,找到坑和风景中那个积累母亲,在她陪伴下一起走下去,你一定会遇到更加美妙神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