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全国妇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革除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遏制歪风邪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农村,过去剃头酒、搬家酒、满月酒、喜事、丧事......不仅家家都要办,还会讲排场、比阔气,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沉重的负担。这些陈规不仅给广大农民带来巨大负担,还扭曲了正常的社会价值观。推进以婚丧嫁娶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是当前农民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移风易俗,要从价值导向中着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要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乡村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通过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强正向引导,对农民群众的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要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等。创新治理方式、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移风易俗,要从以身作则中着手。厚植新风正气,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移风易俗。在农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相应处理。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觉接受监督,层层压实责任,维护好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移风易俗,要从群干协作中着手。推进移风易俗既要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还要靠村规民约的引导。一些地方建立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组织,在移风易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继续扩大这些群众性组织的引导力、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移风易俗的主体作用,加强文化引领、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养成,让他们真正成为新风尚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移风易俗,久久为功,整治陈规乡俗,传递文明乡风,让乡村精神文明之风吹拂心田,为乡村振兴战略凝心铸魂,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