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互联网时代用户粘性最高的产品,那恐怕非社交类应用莫属了,自从远古时期人类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社交便成了人们的刚需,因其极高的频次和广泛的需求,社交类产品在基因上就具有天然的用户价值。
很多产品的价值是开发者不断挖掘的,但社交类产品是在不断迎合用户的需求之上实现价值最大化。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社交类产品作为一个细分领域,有着很强的功能定位,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社交时代已经来临,对于现在的产品来说,社交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点。电商网站需要社交,这样才能让买家和卖家之间实现高效沟通;互联网硬件公司需要社交,这样才能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内容产品需要社交,这样才能持续和用户互动,实现长远的价值输出。不论你做的是什么,一定要认识到其中社交属性的重要性,不同产品的社交属性只有强弱之分,但绝对不可或缺。
社交的本质在于沉淀,用户不知不觉间在上面贡献了了海量信息和关系链,这其中,就有很多价值被沉淀下来,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势能。能够利用起这些沉淀的价值,就能收获成功。
社交产品中沉淀了信息、沉淀了数据、沉淀了关系链,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巨头,其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在过去,内容分发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由搜索引擎完成的,而现在,更多的高价值内容沉淀在微博、微信等超级APP里,这些内容被巨头封闭起来,只有成为他们的用户,才能够看到这些内容。
我们都在说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数据的来源,而社交数据则是用户主动且无意识提供的,其价值最为客观也最高。而这种最有价值的数据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所以说,产品的社交属性只会越来越重要。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产品的社交属性,去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让用户去沉淀内容,让其自我价值在产品中得到延伸和满足。
单纯的沟通,并不能算社交,因为没有关系链,只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方式,真正的社交,是像朋友圈和早年的QQ空间那样,做到让用户主动展示、重复沟通,这样其粘性才会足够高。
社交关系本质上传达的并不是信息,而是情绪。在朋友圈上发布的内容,多半是为了展现自我,让自己的状态被人们看到和关注。咪蒙等自媒体大号所做的,并不是传递某个信息、某种观念,而是传递某种情绪,信息和观念可能会过时,但情绪不会,人的情绪无非就那么几种,只要在情绪的传递上做好了功夫,剩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如果你想做一个内容产品,一定要记住,核心价值在于情绪而不是内容,这里并不是说内容不重要,而是指单纯的内容本身价值有限,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指数效应的,一定是情绪。现在流行的知识类付费产品,本质上,就是满足了人们对于积极向上、渴求新知的情绪,而这些情绪要在产品定位和内容上有清晰的体现,否则,就只能是单向的信息传播。
在内容产品的打造上,一个需要格外注意的点就是用户的贡献,得到上推出的学习小组、在专栏里写想法等功能,其目的就在于促进用户去贡献内容,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多,用户之间就会形成网状结构,从单纯的信息浏览转变为价值观交流,再转变为内容工具化。即这个内容产品是具有功能性的,可以当垂直高端社交工具来使用。这种发展模式,会大大增强稠密度,而内容产品会演变为一个类似身份标签的存在,别人通过你订阅的内容产品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品味、收入、身份职业等信息,这和朋友圈是何其相像。
所有的奢侈品牌都具有社交属性,一个爱马仕的包在功能性上,可能并不比一百来块的包高出多少。但是由品牌带来的身份标签属性则可以被人们用在生活中展示自我,这种基于社交维度的展示,就决定了奢侈品实际上是一种社交货币。通过外在的表征,去降低认同成本。
社交属性对于产品而言,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于使用频次,这也是很多创业者所头疼的,自己的产品很不错,但使用频次不高,用户每次使用就那么几分钟。而有些很成功的APP,则可以做到用户每天打开数十次,这种高频决定了其价值。
不要单纯的追求使用时间,而要更为关注使用频次。拿知识内容产品举例,如果一篇文章用户看完就结束了,你也不知道他接下来干什么,是认真的写心得还是忘得一干二净,你无从把控。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触发用户留言评论,甚至和其他用户就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或细节进行讨论,那使用频次就会大大增强。用户会更为关注其他人对自己操作的回应,真正让人非看不可,仅仅看了之后就紧密关注的内容非常少,少到只能由少数顶级精英才能做到,对于大多数内容生产者来说,提高使用频次远比难以操作的提高内容质量要来的有效。
我们注意到得到上每个学习小组都有打卡机制,通过打卡可以获得勋章,在专栏下留言还有机会获得由作者发出的奖品,在个人资料下还能看到自己在得到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这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提升用户的使用频次,打造社交属性,让看起来单纯的内容展示平台变成用户的一个生活场景。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这种学习由动词变为了名词,学习已经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这种嵌入到生活场景里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的创造价值。
在产品的打造或者个人品牌的建立上,一定不能忽视了社交属性,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加强这种属性,其生命力才会更持久,所蕴含的价值和机会才能更大。单纯的功能性已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一定要在情绪输出上做足功夫。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68天。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