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豆腐脑的“甜咸之争”一样,白酒也有“高低之争”,部分酒友觉得“白酒要喝高度酒”,因为低度酒“后劲大”、“质量差”,“后遗症”多;另一部分酒友则认为“喝低度酒好”,低度酒“不易醉”、“对身体刺激小”……常常互不相让,都觉得自己说的不错,争辩得面红耳赤。那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古来就有“高度酒偏好”
在古时候,因为蒸馏酒技术诞生时间较晚,在大部分酒都是10度左右的年代里,宋元时期才出现的蒸馏烧酒(20~30度左右)算是“高度酒”,所以,人们品尝到这类乙醇含量更高的酒,才会觉得“有味儿”“爽快”,于是就有了“畅饮催生豪气,醉比刘伶放浪,狂若太白仙”的豪迈。
再者,在古时,由于工艺落后,生产环境难以保障,酿制出来的酒大多度数偏低,且含有更多人体难以分解的有害杂质,喝过之后更容易产生头痛等不良反应,相对的高度蒸馏酒则“醉得比较纯粹”,稍微好受一点。因此,结合“有味儿”和“好受点”,“真爱酒当饮烧刀子”这样的“高度酒偏好”就流传了下来。
高低标准变化
随着蒸馏酒工艺的不断发展,晚清时期,蒸馏酒已经可以达到50度左右,而且伴随着这种追求“高度酒”的需求和酒家不断用“最烈的酒”作为吸引人的招牌,建国后,有些蒸馏酒甚至高达75度。所以,在建国后一段时间里,60度以下的白酒都曾被称作“低度酒”。
常言道“小饮怡情,大饮伤身”,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度毕竟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度白酒”并不合理,而且随着国家经济和白酒酿制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以前仅能“少数人饮”“饮少量”的酒都变得平常易得,国家便出台了新的白酒标准规定,白酒酒精度在45到68之间是高度酒,低于45等于25度是低度酒。
所以,相对于现代白酒来说,已经不需要通过“高度”来判断酒是否“有味儿”和“好受”了。
高/低度酒的选择在于“人”
我们知道,有人喝酒会上脸,有人不会;有人是“千杯不醉”,有人却“一杯倒”……而这种差异,是个人体内解酒酶不同产生的差异。
我们体内的解酒酶是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乙醇在体内的分解。我们喝酒时,酒精(乙醇)进入肝脏,通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然后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酸物质,最后乙酸再通过很多途径,转化成水分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解酒酶的数量和活性决定我们的酒量大小。解酒酶数量越多,活性越高,对乙醇的分解能力就越好,表现出来的就是越能喝,越不容易醉,反之,如果分解能力与饮用量不成正比,则反应越大,越容易上头,越容易出现“一杯倒”。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喝低度酒像“喝水”“不易醉”“没感觉”,一些人则感觉刚刚好。
“高”/“低”度酒的“张冠李戴”
经过科学的分析和验证,我们判断一款酒“对身体刺激大/小”“后劲大/小”“是否上头”是跟酒中含有的杂质量有关,而不是酒精度数的高低。(相关阅读:为什么只有真正想酱香酒敢打“不上头”的标签?)
现在的低度白酒,是通过高度白酒降度之后得到。降度不是简单的加水稀释酒精度,而是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如果是合格的低度白酒,它的品质不会降低,只是风味和体验与同批的高度酒有所区别,即我们常说的“醇厚”“绵柔”“淡雅”的口感区别。
因此,认为“高度酒一定辣冲”,“低度酒一定质量差后遗症多”,都是将酒品质张冠李戴到度数上的问题,并不能作为判断喝高度酒好还是低度酒好的标准。
对一款好酒来说,酒度不是随便定,需要酿酒大师们经过不断试验和精心勾调,得到最好口感才能确定。所以不管是高度还是低度,只要是好酒,怎么选只是一个偏好问题,而不同度数的白酒的出现,也正是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我们喝酒都是为了喝得开心,喝得圆满,无论高度还是低度,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好酒就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