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用五个字给出了答案:爱,喜悦,和平。
最初知道张德芬是在六年前,那时候买了一本德国心灵导师托尔的《修炼当下的力量》,翻译者便是张德芬。
再次听到她的名字是在几个月的一次读书会上,书友给大家解读《亲密关系》,这本书的翻译者也是张德芬。
从读书会上回来便买了她的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可是买回来后的几个月一直被我束之高阁。直到前几天心情总是布满挥之不去的阴翳,无意间又在书架上的众多宠爱中看到了这本书。
扉页上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吸引着我读下去,而且读得根本停不下来,连晚饭都没吃,花了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这本15万字的书。
阅读体验正如张德芬所说,“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
整个阅读过程就像在听一个极具人生智慧的老者在不紧不慢地引导着你从一切困苦和束缚中走出来,让你看到: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
那么,所有外在的东西都不是我,那什么才是我?
真我的状态是能够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去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喜悦与和平。
但是生活庸庸碌碌的我们几乎看不到灵魂深处的真我,我们没有建立与心灵深处的联结,我们忙着养家糊口 ,忙着追名逐利,忙着满足自己无休无止的物质欲望……而这些只是“小我”的追求,真我却被蒙蔽在物质和欲望的丛林中。
“我们人类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如何才能看到真我?没有索取地去爱,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张德芬通过塑造主人公若菱和一个老人的形象,一层一层揭开了真我的面纱,让人们看到自身的局限性,也引导着读者思考如何从各种世俗的烦扰中解脱出来。
若菱因为和老公吵架,自己开车子出来误闯入山里的一个小屋,她遇到了一个神秘的老人。在这之后她的生活屡遭磨难,被朋友出卖,老公出轨,工作不顺……但是在智慧老人的不断引导下,她慢慢走出了阴翳,终于从深陷的泥潭里走出来,人生之树结满了累累硕果。
张德芬通过睿智的老人之口向读者揭示了因为真我被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和角色认同层层包裹,所以很少有人能够触碰到,只有那些能够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才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然而庸庸碌碌的人们不都是在为了追求更显赫的地位、更富有的生活、更显达的名声而不懈地努力吗?又有谁能够逃脱自己身体、情绪和思想的牢笼?这听起来是多么不可思议呢!可是这些问题的答案随着主人公若菱的生活境遇的变化和老人的引导点拨一点点浮出水面。
看见真我,需要与自己的身体联结
当我们还是母体中的胎儿的时候,我们和世界是一体的。出生后,在种种现实的冲击下,我们的身体仿佛和我们脱离,不再受我们自己的控制,拼命的工作和无谓的应酬糟蹋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让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关照自己的身体,倾听身体的声音。
因为和身体失去了联结,便拼命地向外界寻找自我感,抓取一切能够抓取的东西去证明自己这个小我在茫茫宇宙间的存在。
如何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意愿?
“任何能让你专心致志、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无论是跑步、瑜伽、快走、太极拳……只要能够专心地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与身体对话、联结的最佳方式就是静坐冥想。”
但是所有的竞技运动却不能和自己的身体进行联结,因为所有的对抗都是一个小我对另一个小我的运动,不能让自己安静专注下来跟自己的灵魂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在我们的身体之外,阻碍我们感受到真实的自我的便是情绪。
看见真我,需要臣服于情绪
张德芬提出了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在幼小的时候假如负面的情绪,比如恐惧、失望、愤怒、嫉妒等没有得到很好的接纳,那些屡次被否定和压抑的情绪就滞留在身体内,像是被笼子困住的野兽,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人的身体里面随着人的成长也在不断成长,并且总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相应的情绪。
文中的若菱从小就从来没有人给她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每当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长辈们总是想要立刻给她消除(其实这似乎是大部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做法)或者总是想尽办法把这样样的情绪打压下去,不让她哭,不让她愤怒,不让她害怕。长大后的她的那些痛苦的遭遇其实都是她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为了找出一个突破口而滋生出来的。
张德芬告诉读者不管是养育孩子还是自身的修炼,都要接纳并臣服于已经发生的事实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坏情绪。不管生活中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都不要抱有抗拒的态度,越是抗拒,糟糕的结果就会持续更久,不要总想着“哦,天哪,这么倒霉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而是接纳,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要告诉自己“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每个人都要坚信,“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儿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儿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深藏的礼物。”
人生的一切遇见,不管是缤纷绚丽还是肮脏丑陋,其实都与他人无关,都是自己潜意识的选择,臣服于它,接纳它,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才能看到灵魂深处那个最为真实的自我。
看见真我,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定静和观照
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人中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我们的教育中慢慢累积并形成的,它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模式,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左右着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
我们总觉得事情就是应该这个样子,对所有人和事的判断都带上了自己观念的痕迹,很少会去检视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观念,因为它跟随了我们那么久,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不可消除,我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在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观照时,张德芬提出了一个心理学上的“ABC”理论,“A”代表事件,“B”代表信念和想法,“C”代表结果,通俗地来说,“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所以,当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能够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态度,痛苦便能迎刃而解。只是,这是一个慢慢修炼的过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下定决心,不被自己的思想干扰,去质疑他,挑战他,慢慢地,真我的喜悦和平和之花便会在眼前悄然绽放。
看见真我,就要觉察自己的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
我们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你应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讨人人喜欢的人,一个体面的人,我们要勇敢、聪明、懂事······”
可是我们人类从来就不是完美的,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有勇敢就有怯懦,有聪明就有愚蠢,有懂事就有反叛······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那些价值观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我是谁,我成为怎么样的自己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于是,那个虚伪狭隘的小我不断地向外界扩张,靠外在的认同和肯定去认识自己,而不是汲取自己内在的力量。大部分人对自我的认同逐渐变成了体面的工作,豪华的车房、甚至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可是人的欲望是不断的生长和扩张的,总以为满足了这些欲望便能感受到幸福、喜悦、宁静和平和,然而在向更高的欲望不断攀升的过程中,人却越来越迷失,越来越不幸福,越来越焦躁不安,越来越看不清灵魂深处的那个自己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因为从小就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自己是谁,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在欲望的丛林中走失了。
所以,放下那个无谓的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在俗世中保持灵魂的清醒,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人云亦云,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那个真实的声音会在你晨间将醒未醒、夜间将睡未睡的时候逐渐清晰起来。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的时候,请大声告诉这个宇宙!因为“当你真心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