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的教育让人沸腾地生活。
——题记
看到这个题目,眼前浮现的是自己未来在教师职业上的模样,竟是如此清晰。
未来的我,一定要坚持先教学生做人,然后才是成绩。
在成绩的“利诱”与压力下,很多老师、学校采取了我并不认可的方式去获得分数与排名。有的一味搞题海战术,有的以严厉的惩罚让孩子害怕而不敢犯错,有的延长学习时间,有的反反复复搞默写……这些方法都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分数,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害怕呢?学校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充满爱与希望的地方不是吗?为什么要让他们畏惧、恐慌、厌恶?惩罚,固然有效,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啊,人的尊严与自信被一次次打击,恰如稚嫩的花朵在狂风中瑟瑟发抖。
甚至有的老师,用欺骗的手段让班级平均分看上去好看一些,让学生与班级的荣誉“变”得多一点,优秀学生、先进班级、优秀教师……光环与荣誉之下,学生真的有所成长与进步吗?如果为了所谓的结果不择手段,这样的老师与校园,又能培育出怎样的学生?即使学生不知道真相,不知道自己老师的真实面目,可是潜移默化间,教师/班主任的言行一定会感染孩子的。有人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来什么样的学生,他的学生身上一定有其老师的影子。所以,老师如果追名逐利,损伤最大的,一定是这些“祖国的未来”。
有时,我也会怀疑追求真实的路是否过于漫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古训是否已被不断变幻的现实解构、离心? 我也常常怀疑自己,不急功近利、不骂不罚、不动不动找家长、不留堂……是不是太宽松了些?是不是对学生的放纵?
在书里,在和一些我所尊敬的人的对话中,我摸着自己的良心告诉自己,为人师者责任重大。这个责任绝不是分数,把他们送进大学。而是教他们成为一个堂堂正正、仁爱善良的人。
我希望,我的学生心中有道德底线,不欺骗、不钻营、不庸俗、不猥琐。不论他们在学业、工作上有无成就、有何成就,都能活得真实、洒脱与幸福,都能做一个好人。
——不为了结果而放弃真实,不在五光十色中迷失自我。这是我,对未来的承诺。
未来的我,希望教会孩子阅读,而不仅仅是刷题。
拿我所教的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绝非仅有做题一个方法,那会把人的事业局限在一个逼仄的空间里,令人透不过气来。有些题目本身出得不好,将文本割裂得支离破碎,孩子们就在研究这些毫无道理的题目中浪费生命。
语文,本身是一项最需要积累、最诗情画意、最不能功利现实的学科。可是我们的孩子说:“语文课没用。”因为高考不考课内啊,因为语文不像数学,学一个公式、一个方法可以马上应用,甚至不像英语,有范围地背点单词句型就能看懂文章了。语文,既无法速成、也无法立刻显示出效果。每张试卷考察的能力又不一样,所以学生觉得上不上语文课对他们的分数也没什么影响,所以语文成了“无用”的学科。
每每想到此,我都心生悲凉。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啊,可是中国的孩子往往最不重视的就是语文。阅读与表达,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可是毕业后的孩子还有很多字写得歪七扭八、不喜欢看书、写的文章连通顺都做不到。能力与兴趣皆无,内心空虚浮躁,缺乏人文情怀与底色,12年的语文课,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文学,能浸润灵魂。
上一届班级可以说是一个公认的“弱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行为规范都很薄弱,六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就有近半数人不合格,第一个月就发生了学生骨折的事件。
但比这些更令人心寒的,是课堂上学生空洞的眼神,是他们面对批评时淡漠的表情,有的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被家长、老师放弃了,责骂、挨打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他们只有13岁,还没有明白“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时就已经被撕下了这层外衣。不知为何,我经常想到《<呐喊>自序》中那群围观砍头的中国人们:“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4班之“弱”,不在于学业、行为,而是如荒漠般的灵魂。
他们没有学过特长,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课间的教室里只有两种声音:谈论游戏、或脏话粗话。第一次开读书交流会时,只有一半的同学带来了课外书,其中大部分是笑话书或小学生作文选。教室里刚装一体机时,每到课间,讲台前就拥挤着一大片人,他们兴奋地看着屏幕,并且指指点点——而那里只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电脑桌面。
空虚、幼稚、低俗、浮躁,这固然有家庭条件的制约,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是填鸭式的教学,或者以恐惧来“镇压”他们,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却对这片荒芜的土地毫无帮助。
我要做的,是洒一场雨、播一片种。
在浮躁的现实社会里,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更多的是由别人来认定的。于是,我们不断地往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的内心需求关注得越来越少。
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受自我存在的方式。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
我购置了书架、购买新书,带他们去图书馆——一开始学生每两分钟就要换一本书,根本读不进去,可是渐渐地,那些饱含哲思、行云流水般的字句在心湖中泛起涟漪,书籍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原来人生可以那样。
因为一本林丹的传记,三个男生狂热地爱上了羽毛球;读了《射雕英雄传》,学生发现了人性中“善”与“美”;有节课说到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看到有几位学生眼睛发亮,我为学生的感奋而激动。青年的心中装着这样的诗句,他的人生就会一直被光明照亮。
文学引领学生追求有理想的人生,抚慰躁动的心灵。
我尽力在学生的心上种上一点儿什么。成绩只是暴露在表外的枝桠,思维模式才是深埋地下的树之根本。如果只读课本,那只会走进死胡同;若只有说教和奖励,无形中会降低学生的水准。正因为4班的“弱”,我才对他们有更高的期望,并尽力为之。
文学,能启蒙思想。
现在带的学生,是第一批“00后”高中生。他们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个性张扬,兴趣广泛,但对事物、问题的理解常常偏颇、片面、固执,甚至是错误的。“没有想法”,是每次写作后,老师们都挂在嘴边的评价。
他们爱看动漫,不爱读书,尤其对经典嗤之以鼻。这是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的。一名学生坦言:“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接受那些碎片化的信息,比如刷微博、微信,我们越来越爱接受那些简单直白而且搞笑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较有深度的文章我们很难看得下去。就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去鉴赏那些经典的东西,而是喜欢搞笑、有趣和新奇的段子,这些内容让我们很兴奋”。
在网络文化中,一些短、平、快,甚至庸俗化的文化产品,一些短、平、快,甚至庸俗化的文化产品,给学生的审美导向和价值观塑造、以及经典文化的传承都带来巨大的冲击。我看到:动漫已成为大部分学生休闲娱乐的第一选择,名著经典却鲜少涉猎。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判断出现了娱乐化、世俗化、肤浅化的倾向。
我要做的,是用经典来帮助学生启蒙思想、拓宽审美。
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呢?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说:“经典是从街头巷尾的琐碎平凡之中被提炼出来的语言,是永久的暗示,具有永恒的激发力量。古典作品是最崇高的人类思想的记录”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思想智慧与美学意蕴,都是流行作品中不可比拟的。尤其是中国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更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价值观。我认为,读什么书和培养阅读兴趣同样重要,如果仅仅阅读轻松有趣的作品,对人的审美素养、思维提升并没有什么帮助。
我号召全班同学每人带一本书放在班级图书馆中,时有同学驻足于书架前浏览。并利用语文课开展每周一次的“经典”交流会,首场交流由课代表带来对《呼啸山庄》的品评,学生的演讲激发起其他同学读这本书的兴趣,他们不仅听得兴趣盎然,也会告诉我:我想去看那本书。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阅读的种子,我等待着他们内心的空间将充盈绿意与氧气。
在高一,结合语文摘抄作业,我组织全班同学共同阅读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畅销书。我希望这本情节曲折的小说能给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知道地球的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每两天写一篇300字的摘记+感想,通过文字来沉淀、梳理自己的想法,再在语文课上交流。在学习任务尚不繁重的开学初坚持进行这样的读书活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笔耕不辍,换来的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量的保证与独立思考的萌芽。
我带领同学们读完沈从文的《边城》。语文教材中节选了《边城》了两个章节,但我觉得如果要让学生真正读懂这两章,他们必须了解整个故事;同时,由于《边城》对人性美好的塑造,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学生应该读一读这本经典。因此,我不惜花了一周语文课的时间,课后让学生自行阅读指定章节,完成思考题,课上大家一起交流感想、碰撞观点。
在作文《智慧阅读》中,有一位当初总是写“这段话告诉我学习应该如何如何”的学生写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学时老师教我们读《追风筝的人》,我知道了阅读应该关注什么、感悟什么、思考什么。正是由于读后感的训练,学生“被迫”思考、“被迫”锤炼语言;在交流中学生向榜样学习,视野放得更宽,甚至开始学习辩证等思维方式。
还有一位同学写道:“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很广阔、很丰富,人类的情感如此立体而美好,我很想真切地去参与、体验。”
《论语》、《大学》、《苏东坡传》、《瓦尔登湖》……这些充满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就如清泉一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玄奥的语言丛林,学生们学会探察幽微的智慧之火,学会真实表达,以抵抗沉默。
未来的我,希望平衡阅读与应试,更智慧与有效地教孩子们语文。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刷题应试和阅读素养应该也不是矛盾的两方面。
应试(当然是有质量的题目),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路缜密、表达清晰、理解准确,这三点当然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不应被舍弃。
阅读,拓宽孩子的视野与知识面,“以文育人”,它和人的成长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充盈着你的心灵,伴随人的一生。
不仅因为高考的现实需求,我们不可能割舍刷题应试;做题本身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不可缺失的内容之一。
如何在阅读中渗透应试的要求、培养高考所需要的能力,是需要教师智慧的,也是我接下来要研究与努力的目标。
而如何在应试中不忘记阅读、忘记语文的本分,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也是语文教师永远的使命。
有人说:一个老师的课能让学生课后来与你讨论,就是功德无量了。现在我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来讨论的同学的分数却不是最高的。兼顾二者,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出发,阅读也不是漫无目的地读,是让所有学生意识到,上语文课他是有进步的,他能读懂了,他能写出来了,他能写得更好了。
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发现,语文课,是有用的。
未来的我,要执著坚守,理想之光的永恒。
每位师范生都是怀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敬畏走上讲台的,但现实与时间常常会消耗掉勇气和智慧,我们不再记得当年笑吟吟地说“爱每一个孩子”,而将“凶一点、严格管教”作为工作经验。我们还记得做教师的初衷吗?还记得最初的理想吗?当教育只剩下默写、考试、批评,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在慢慢萎缩,小到没有放置理想的地方。一个狭小、疲惫的灵魂又能教导出怎样的灵魂呢?
喧嚣时代,迷失的不仅是孩子;成人的理想更容易被舍弃。
给自己的理想一点时间:珍惜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别人的选择。
给孩子的理想一点时间:珍惜他们的纯真,尊重他们的人生,静待花期的到来。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有的很快能灿烂绽放,有的则需要等待;有的开出了常见的玫瑰牡丹,有的则长成与众不同的大树、小草。我们要做的,是守护这方土地,除去虫害,带来阳光与空气;不必做的,是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开放,并修剪成一模一样的形状。
陈寅恪先生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希望学生如此,我亦应如此。
师者何以为师?示以美好,授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