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生命被无情告知即将走向尽头,你会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如果可以用令一件事物消失的方法来获得生命的延长,你又会作何选择?
可能这些问题很难,但其实每一刻我们都在遇见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一秒在生命中都是不可重复,都在促使生命向着尽头推移;而我们周遭的事物也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中变化、直至消失。
其实,它们存在的本身就已经延长了我们的生命并且永远延长。
只是,我们总在忽略。忽略了它们长久的存在,忽略了它们蕴藏的意义;以至于只有在真正体会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02
偶然的机会点开《如果世上不再有猫》这本治愈系小书,怀着对这一设问的好奇,我走进了作者人生中最后的七天。
一份脑肿瘤晚期的诊断报告将作者与恶魔的“帮助”串联到一起,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延长存活的时限,还是用看上去极其简单又不会付出什么代价的方式。
于是他开始接连令电话、电影、时钟还有猫消失,交换获得了多一天再多一天的生命。但事实上,他却并没有感到快乐,反倒依旧后悔,因为没有了它们的自己是不完整的,是没有自我的。
虽然似乎通讯录一直被不重要的人所占据,手机也一直侵蚀持有者的自律,但电话的消失让“我”发现它是真真切切沟通的桥梁。
虽然时钟作为人类自己设定的工具,限制了自由,但它却带来了安全感,也是慢热又不善言辞的钟表匠父亲一生的事业。
虽然电影只是一种看似“可有可无”的爱好,但它承载着的是友情与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感知。
而共同生活的猫莴苣和高丽菜则是代表妈妈,代表童年,代表爱与陪伴。
或许人总是会后悔,会站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里看向自己没有选择的人生,然后不停后悔。不过庆幸的是,作者最终明白了正是生命中的一切组成了自己,重新检视世界,无聊亦是美丽,无趣亦是有趣。
就像文中所说:“人从意识到自己的死亡那一刻开始,就在回想起无数微小的后悔和无法实现的梦想中,慢慢地在生存的希望和死亡之间取得平衡。
但当获得可以让某些东西从这个世界消失的权利后,才发现这种后悔正是一种美,因为这正是活过的证明。”
03
不禁联想到大多数的我们,总是声称讨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又讨厌过分清闲导致的无所事事;讨厌三点一线、循规蹈矩,可又讨厌不断改变带来的不安。
于是总在不停哀叹当下的生活中悔不当初。于是经常暗暗发誓明天一定不要同今天一样,但日复一日,依旧还是时常会在后一天悔恨前一天。
不知是我们目标过高又真的过于颓废,还是我们真的不懂得知足常乐,永远得不到满足。
其实想要生活的我们总禁锢于生活,一门心思想要高抬起头看远方,根本瞧不见自己拥有的财富,瞧不见细碎的小幸福。
日子久了,所有习以为常的事物都变得不足为奇,然而一旦有一天找不到了,就又会发觉它的不可或缺。可真的失去时,又哪有从头再来的可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更何况这些我们眼中平常到早就忽视的东西,却也可能是别人那个憧憬的未来里才会出现的美好……
04
文中说:“因为是家人,觉得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理所当然,也深信彼此的感情一辈子都会很融洽,所以不愿意听对方说什么,一味主张自己的正义。”
审视下我们与父母,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时刻在身边絮叨时,我们会感觉啰嗦,自以为是的把他们的关心当做多余;但是自己远走他乡无法回家,却又那样想念,甚至甘愿父母唠叨的功力升级。
我会在想,倘若没有魔鬼的这次交易,作者是不是临终也依旧禁锢着,在平平淡淡的时间中冷漠地告别世界,不会领悟自己与亲人、朋友真正的关系。
更不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一直都有个黑洞,只知向外过度索取,却从未真正珍视已经拥有。
但幸好,他发现了。
他选择让自己消失,得以留住了生命里的一切。而又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所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所以,他依旧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