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西特产,山西美食,很多人第一印象是面食。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重视面的形式和口感,比起别的省份,一样面配百样卤,山西是百样面配百样卤。山西特产面食有:臊子面,刀削面,刀拨面,手拉面,扯面,猫耳朵,拨鱼儿,剔尖筷子,饸饹面、莜面栲栳栳,剪刀面,面鱼,炒拨烂,烧麦,花馍,面塑,夹心面,锅贴,甩面,扒姑,掐疙瘩,甩饼,锅魁,煮饼等。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由来已久,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黍子、莜麦、荞麦、稻子、豆类、玉米、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更是山西土特产著名的原因之一。山西特产小吃中的灌肠(也叫碗托)一般为荞面所制,在晋中平遥,榆次,太原有白面所制,热炒而食,俗叫炒灌肠,荞面及荞面窝窝,莜面栲栳栳等也极具风味。大黄米面年糕,大黄米枣糕是用黍子,黄米面所制。口感有韧性发黏,新黍子做的黄糕,有着谷物的清香,特别美味。用黄糕包上豆沙、黑糖、素馅(鸡蛋、胡萝卜、小葱、粉丝等),用胡麻油炸制成为油炸糕也是山西特产小吃之一。而特产稷山麻花,麻叶,油炸馓子脆爽可口;玉米饼子,玉米窝窝,更是香甜宜人。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山西更是被誉为“小杂粮王国”。小米尤为著名,素有“中国小米在山西,山西小米数第一”之美誉 。清康熙皇帝御赐“沁州黄”,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系山西小米的代表,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号。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晶莹透亮,颗粒圆润,状如珍珠。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
沁州黄小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沁县土特产。处于地处北纬36°、东经112°,地势平均海波1000米以上的世界谷物黄金产区,特殊红黏土,富含钙、铁、磷、锰、硒等多种营养元素。年日照2500h-2600h,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相差15-20度),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水600mm左右,雨量适中。全县有13个水库,漳河泉水纵贯全域,而且全境无矿产,无污染,无过境水,大气通风好,质量优。沁县地处太行山深处,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沁州黄”才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可溶性糖类、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均优于普通小米、大米等。常食此米可治疗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等,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直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
汾阳核桃,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汾阳土特产,中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分布于北纬37°左右,海拔700至1300米之间的黄土丘陵地区。汾阳拥有独特的优越环境——深厚的黄土层、地势高寒、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沟壑纵横、蒸发量少,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优质的核桃其个大、壳薄、肉厚、营养丰富等特点而闻名。具有果实外形悦目、个头大、皮薄、出仁率高、仁色浅、香脆可口等优点。与其他核桃相比,最大的特色在于所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恰好为4:1,而这个比例是人体摄入不饱和脂肪酸的黄金比。
太谷壶瓶枣,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省太谷区土特产。谷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深红色,质脆,汁中多。其营养价值高于同类产品:颜色深红,单果平均重20克,大果50克以上,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称。壶瓶枣营养丰富,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糖约30—50克,蛋白质约3.5克—4.2克,钙约38毫克—41毫克,磷约20毫克—23毫克,铁约0.4毫克—0.5毫克,含有各种有机酸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达380—600毫克,居百果之首。
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沁州黄小米,汾阳核桃,太谷壶瓶枣等远近闻名的山西特产。此外,五台山“台蘑”、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徐葡萄、上党“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运城黄河鲤鱼、等山西土特产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