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利场》 有感
适逢建党百年,各个媒体报道的都是为党和人民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模范党员的故事,观之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为自己能生活在这平安盛世而庆幸、自豪。我正好读完了《名利场》,从主人公丽贝卡的形象上,感受到一个人没有道德感的无耻、可怕。虽然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和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不在同一平台,但这高尚和卑鄙无意间形成的对比,还是震动了我的心。萨克雷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希望借自己的小说提高19世纪中期英国小说作品的格调,我觉得确实像他希望的那样,读者从他的作品中受到了教育,而且,作为文学作品,这部小说的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艺术笔法,特向大家推荐之。
一、小说场景阔大,讽刺现实深刻
在名利场中,作者主要塑造了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女冒险者的典型,丽贝卡是畸形社会的产儿,萨克雷要批判的是畸形的社会,为了表现女冒险家丽贝卡的无耻,作者把主人公放在了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用真实的笔墨描述了当时英国乃至欧洲社会的风貌,从英国伦敦到比利时布鲁塞尔,从法国巴黎到虚拟的德国庞波尼克大公园,从宫廷贵族到追求上流生活的中产阶级,从商人平民到管家女仆,丽贝卡为了追求奢侈的欲望扔掉亲情,为了金钱抛弃人格,为了享受浮华生活耍尽种种手段,作者用犀利的笔刃剥去蒙蔽在社会表面的华丽外壳,刻画出畸型社会中一个个活脱脱的丑恶人物。
二、两条线索巧妙交织,善恶对比鲜明
本书的译者在序言中说,在萨克雷和狄更斯之后,英国小说逐渐脱离了缠绵的爱情故事框架,走上了坚实的现实主义道路,赢得了更多的读者。这与萨克雷在小说中通过两条线索来展开这个故事有关,与丽贝卡形成鲜明对比的另外一个人物是阿米莉亚,她信守道德,作者借她抒发了对真善美的赞美和渴望。萨克雷从两人于1813年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平克顿女子学校开始,描写了两个人相互交织、却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最后又回归同一个地点,却成了善恶鲜明的代表。线索的巧妙交织,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恶者愈恶,善者愈善,对善恶结果的企盼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三、出乎意料又合乎事实的精彩情节不断闪现,推动小说的发展
从一开始丽贝卡受阿米莉亚之邀到家做客,一眼看上了其殷实、富贵的家境,开始试探、挑逗阿米莉亚的哥哥约斯,在丽贝卡做着贵妇梦的时候,单纯、懦弱的约斯自动退出了,即把一颗自私、伪善、贪婪、无德、无情的罪恶种子抛出来了。丽贝卡很快爱上了即将继承姑妈大笔遗产的罗顿·克劳利,并与之成婚,在丈夫即将上滑铁卢战场时,她不像阿米莉亚思考的是丈夫的是否能够平安回来,而是一边和众多军官调情,一边算计如果丈夫战死,会给自己留下多少遗产。在她眼里,心中,丈夫是她攀爬的台阶;儿子,是她进军克劳利家族的工具,当这一切落空之时,她便开始利用人们的善良毫无廉耻地榨取身边能够接触到的每一位人,地位显赫的勋爵,对克劳利家族信任的旅店老板,哪怕是一位女仆那可怜的养老金,也要以高息帮助的名义骗取挥霍。是这个畸形的社会生养了这样的女骗子,女冒险家。最典型、最出乎意料的情节是最后她亲口告诉了阿米莉亚,应该去追回多宾,因为阿米莉亚一直认为深爱自己的丈夫竟然在上战场的前一天还写纸条准备与丽贝卡私奔,打开了套在阿米莉亚心中12年的镣铐。更为完整的是,在小说结尾,约斯还是凄惨地死在了丽贝卡的算计之中,如果一开始,单纯的约斯就和丽贝卡成婚,恐怕早死。这样的情节安排,既凸现了小说的伏笔照应,又情节发展中把一个伪善的、心中唯我的、没有一点道德感的女冒险家刻画得让人不寒而栗。一个人如此存活,并且在丈夫、情人被欺骗、被盘剥致死,而自己还能“昂头”得意扬扬地活着,真的是激起了读者对这个畸形的社会的愤恨和思考。
四、小说精妙的叙述中穿插着作者对人物对社会、对时代的抒情、议论。
在小说的许多地方,作者好像也被丽贝卡的做法激怒,忍不住抛开小说叙述的特点,直接抒发自己对丽贝卡的评价,但他的评语仍然是需要读者自己体悟而非直接的,如在第二章介绍丽贝卡时,作者有这样一段话:“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在里面看到的反映就是他自己的容貌,你朝它皱起眉头,它就会以愠怒相报,;你朝它笑笑,她就会变得慈眉善目,假如是人都没有善待过丽贝卡小姐,那肯定是她从来就没有为任何人做过好事。”在结尾处,每个人物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无限信赖丽贝卡的约斯死了,丽贝卡如愿承继了他的一半财产继续过着阔绰的生活。作者呼喊道:“啊,名利虚荣,虚荣名利!人生在世哪个能幸福?哪个能如愿?即使如愿,哪个又能满足?”细细品味,这两段话照应了、概括了女冒险家丽贝卡荒唐、可恶的一生,甚至她还要继续撞骗下去,谁会是下一个倒霉的约斯?因为丽贝卡至此还在演戏——她的名字登在所有慈善捐款名单上。作者的笔触自然由个人伸向了当时畸形的社会。
戏如人生,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人生如戏,虚假对待生活,就一定会品尝到生活的苦果。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为人最起码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