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都变成两三天。写日记的人活了30年,至少等于别人活90年。从智力、经验、毅力等方面看,坚持写日记的人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生命,相比而言,他很容易脱颖而出,活得像个人精。
我把我的感悟说给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他非常同意。他说我是他的知音。他说其实所有的大道理、大事情、大人物,都是实践了至少是暗合了日记哲学的基本原理的。这个规律和特点,目前还缺少系统分析和归纳,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有些方面,也还需要科学分析。但是从一般的资料和现象的层面看,日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这几年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潮空前发达,几乎席卷全国,深入人心。但是即便仅仅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通过写日记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好习惯,也是事半功倍、救济也救穷的,功在考试利在终生的。所以,人类的悲哀往往体现在这里:看见表象,看不见本质;看见眼前,看不见未来;看见结果,看不见过程。不过,人生的质量和层次,就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被悄然改变了、决定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中下三等,这些等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见识和行动的能力的差别。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魏书生的一天,等于别人的三天。因为他写日记,而大多数老师不写。您想想,不写日记的人,一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写日记的人除了回顾和反思了一遍,还留在纸上,永远保存。这是什么效果?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他写工作日志,甚至只是备忘录,她的工作会变得更加条理和规范,他的智慧总是在积累和成长,他的思维、口才、信息量、他的快速膨胀的见识,都是他事业成功的绝对保障。
对一个个人来说,他的心灵成长也很重要,有些人越来越聪明,越活越自在,就是写这种日记。有些人只对付工作,那是备忘录,是日记的最小类型。当然,也没有坏处。只可惜一旦他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自己的脑壳就空了。那是个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可以使人毙命。所以有人说“没有记录等于白活”。所以我现在想想如果退休了,等于没有历史了。您这么说,只写工作日志,工作时得心应手。但是一旦退休,就会出现重大的心理落差。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实现工作日记向个人心灵日记的“转型”,善莫大焉。
或问:有些人从来不写日记,也成功幸福,也快速前进,也出类拔萃。何以然?我认为,这些人也是写“日记”的,他们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上。他们肯定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内敛、自律、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习惯于长时间的静思默想。深入了解会发现:他们每天都在写无字的日记。
20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