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云教育观察14】
今天3月19日,继续对昨天写的学习过程中提问与回答做一些深入梳理,这里提供三份清单给正在当老师或者正在当家长的你参考,这也是我从千余节课中的萃取。
第一份清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反思清单。
1. 厘清重点:
* 我设计的问题是否与重点内容强相关
* 我的提问是否与学习目标相一致?
* 如果学生已经有了给出正确答案的认知表现,我该怎么办?
* 当学生能把新的学习与以往经验相联系的时候,我如何考虑用提问持续激发兴趣?
2. 明确目标:
* 我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 当我决定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考虑到教学进入到什么阶段了吗?
* 学生需要继续掌握表层知识,还是可以引导进入深度学习,提问是否能让我做出评估和判断?
* 在设计问题时,我考虑到情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吗?
3.促进认知:
* 我的问题能否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进阶?
* 问题所期待达到的认知水平与提问的目的、学习目标一致吗?
* 设计的问题超越了简单记忆层级了吗?
* 如何支持学生的反馈正好在设计的预期认知水平上?
4. 考虑话术:
* 学生理解问题了吗?
* 问题的意思表达清楚吗?
* 我的问题里包含了几个专业术语,需要翻译得更通俗一点吗?
* 我的措辞简洁精准吗?
* 我的问题组织便于口头表达吗?
* 我的问题表述容易产生歧义吗?
5. 师生互动:
* 我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吗?
* 我的问题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还是为学生学习搭建了脚手架?
* 我用什么样的提问技巧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始终紧扣学习的主题?
* 我如何用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可见,并促进其反思?
第二份清单:家长配合教师复盘一天学习的问题清单。
·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问过些什么问题?
如果孩子回答:问了很多问题,但已经不记得了。
你可以追问:那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老师教了什么?
如果孩子回答:老师没问什么问题呀。
你可以追问:那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低年级可以问,你原来不知道的,上了这节课后知道的是什么)
以上所有这些互动交流,都是为了让你了解孩子是否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 学习了一天,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说来听听?
如果孩子回答:有。数学课上、语文课上或者音乐课上……
你不要打断,听完后可以追问:这个问题为什么特别有意思?
你是怎么回答的?
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回答?
如果让你现在再回答一遍,你会改变想法吗?
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家、作家或者艺术家,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回答?
如果孩子回答:没有,都很无聊。
那么你可以继续探测:那你对老师所教的这个内容的哪方面更感兴趣?如果你是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
以上所有这些互动交流,是为了让你了解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持情况,他的认知水平处于什么位置上。
· 今天一天的学习中,你有没有主动提出过问题?
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出于兴趣爱好所引发的好奇问题,那么你要多鼓励,并询问老师听了你的问题是什么反应?(你需要从孩子的理解层面判断老师的态度)。
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是自己还没有理解搞懂的问题,那么你要第一时间表示肯定,对敢于提出不懂的勇气表达赞赏,对是否弄懂的过程再进行一下追问。
如果孩子说没有提出过问题,那么你要关心一下原因:
1.孩子说都已经懂了没问题,那么你要稍微翻看一下作业,判断作业的质量;
2.孩子说老师让不懂的学生举个手,我看到屏幕上没有举手的同学,于是也不敢按举手键了,那你要鼓励他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既可以在线当场提,也可以在一对一里私下问老师;
3.如果孩子说老师讲的太快跟不上所以提不出问题,那么你要把这个情况及时地反应给老师,让老师提供个别化指导。
以上所有这些互动交流,是为了帮助你更多地掌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而不只是盯着作业完成度。
·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没有得到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或者有没有从同学的回答中获得过启发?
如果孩子说有的,你就让他展开来说说具体细节,要知道让孩子把从别人身上获得的帮助或得到的启发说出来,且说得很具体越好,不仅会促进孩子深度思考,把表层感受得到内化,还在无形中懂得了感恩。
如果孩子说没有,也许是他对别人的输出不太在意,你可以经常提醒他不仅要形成自己的想法,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第三份清单:教师和家长共同可用的促进孩子思考清单。
· 遇到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孩子回答不准确时,不要轻易批评或反复操练,而是可以问一问:
* 告诉我你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 我很想听你讲讲得出这个答案的过程。
* 你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 如果是这个答案的话,你觉得问题可以怎么修改?
· 遇到需要孩子表达得更完整,阐述得更清楚时,可以问一问:
* 当你说……的时候,能否告诉我想表达什么意思?
* 请给我举个例子吧
* 如果你使用这个……词往下说,是不是会更好?你试试。
* 你能换个句式来表达吗?
· 遇到孩子回答得太笼统简单的时候,你可以问一问:
* 你给我举个具体的例子好吗?
* 你有什么依据来支持这个观点?
* 你在文本中可以找到哪些具体材料来说明?
· 遇到孩子回答正确但还可以更加丰富的时候,你可以问一问:
* 你能进一步说说理由吗?
* 你还能补充一些内容来证明吗?
* 对于这个问题,你还知道些什么?
* 你已经说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那么他们有差异吗?
* 你说的这个结论适合于所有情况吗?
* 你为什么认为这一定是真的?
总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经常训练自己用提问的句式与孩子交流,而不是用判断句或是非题来下结论,也许就会收获更多的真实想法,你们之间的谈资也会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