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因为读《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开始接触了解田俊国,一个其貌不扬,但终其一生想要改变中国教育现状的培训界牛人,也因为受尹总的影响,开始关注他的公众号,学习、阅读他的很多文章与课程,慢慢接触到了许多新名词"五星教学、建构主义、三大系统,三驾马车、五个小孩"等等,当然有很多知识我目前还不是很能理解,但通过这几次部门内部的培训与尝试,我发现田俊国的的这套培训方法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也非常有意思。因为需要输出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仅仅是挑重点快速略读了这本书,可能对于里面的很多知识点理解还没那么深入与到位,但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带给了我很多思考与启发,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读完这本书认知与感受。
《讲法》包括第一部分能量说,建构观,促进对话,促成改变。第二部分有状态,有框架,应对自如,教学相长。第三部分多读书,勤练习、螺旋迭代 ,臻于至善。三大部分14个章节,介绍了田老师多年来践行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一贯坚持的为促进学员改变而教学 、学习在对话中产生、把微行动学习镶嵌到课堂中、在课堂中开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修行等核心理念,这与我们的培训工作基本源出一辙,核心都是聚焦课堂,提高课堂质量,我们和田俊国来老师一样都是培训师,只是面的学员不同而已,面对课堂同样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共同改变和发展。
关于本书,我想简单谈谈我感触比较深刻的一点,关于对建构主义教学的认识: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知识和技能 都由学生自己建构完成,就像园丁浇花,园丁给花提供必要的阳光、土壤、水和肥,让花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建构主义最核心的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学习在对话中进行、让学生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多钟手段促进学员吸收和转化、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等几方面 :
1、学习在对话中进行。
课堂是建构的道场 ,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程就是要建构的主题,每个参与学习的学生都可能在对话中从其他学生那里获得新的信息、观念、受到启发 ,每个学生都有意或无意的成为其他参与者的教师,这样一节课下来 ,对学生印象最深的无非是那些自己分享的、受启发的、与人共鸣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尽管在讲,但同时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在不在课堂上,有没有互动,这是好课堂的标准,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话语权。
2、让学生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 、收获。
学生有提问的权利,教师没有直接给答案的权利。这是西方的一句教育格言。因为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改变 ,而学生的点滴改变,都要靠自己的点滴努力去建构,教师直接给答案反倒阻碍了学生富有成效的思考。实际就是在说作为教师就是让学生多思考,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有所得 ,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识 。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值得思考,才会创新 ,好问题胜过千言万语(这个在我们多次地复盘讨论会上就有直观的感受)。建构主义更重视给学生一个场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情景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和概念,再由学生从情境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自己得出知识和结论。教育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还原到具体的场景中才便于理解和接受。
3、用多钟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微课、视频、PPT课件、情景演练、动手操作等多钟途径指导学生学习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率和转化率,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 、工作 ,所以学习的主体还体现在课后的应用和持续的提高上。
4、教学效果的当堂体验。
既然学习的目的是追求改变,学习的效果也必然要从改变中体现 。改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也是尹总一直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要呈现的)。学生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体验者 ,他们的反应才是学习效果 评估最重要的依据。我们要敢于透过学生的改变来收集线索,评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也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我认为建构主义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提升能力为关键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话、思考有价值的问题、创设情境等环节,充分落实体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