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个学期开始对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一开始在哈佛幸福课上对其的一知半解,到后来渐渐地不满足,于是乎上豆瓣上找了一个书单,看到有一本叫做 向伪心理学说不,诶,这书不错,就买了来看。一路上拖拖延延,一本二百多页的小册子读到了今天,完全赶不上高二的时候读《陈寅恪与傅斯年》的速度。
总体来说,这本书就是拿着希特勒的大旗讲着科学民主的故事。我的的确确从这本书中收货了一些对于科学和心理学的正确认识,但是对于这本书中宣扬的科学沙文主义有些吃不消。每次读完总要喝一大口水缓一缓,好像刚从纳粹手里逃出来一样。
从作者的最后一章“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中可以看出,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要让心理学“受人待见”,心态上总有一种怨妇叫屈的孤苦伶仃感,所以即使其所叙述的原理是对的,但是这种逼着别人全盘接受的口吻令人不禁又怀疑三分,并且十分不痛快。我读过爱因斯坦写给年轻人的十条建议,彼时他的相对论已经成为科学界公认的巨大突破,相比写起来这种宣传和全解释的文章底气十足,读起来就畅快许多,作者不强迫你接受什么,但是他的观点你的确可以全盘接受。所以,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今后写作和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情感立场和口吻,拿着大喇叭和铁棍的宣传往往适得其反。
言归正传,这本书还是提到了不少科学的观点,尤其是对心理学来讲,这本书的确不可多得。很多人把心理学和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割裂开来,认为是一项纯文科,但是在中国,一个文科生是不可能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报心理学的,这让心理学里外不是人,也让我对她是不是一门科学产生了怀疑。读完这本书,了解了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手段是怎么样体现科学精神的,才让我可以坚定的下一个结论:心理学的确是一门科学。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自己的科学思维实在是太过于缺乏。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理科教育真的没有让我留下什么可以长期使用的理性思维。所以在中国,自我教育比任何他人的教育都要来得重要得多。
下面对书中提到的几个科学观点进行一个提炼和总结。希望自己可以时时回顾,思维上可以有所长进。
1.心理学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具有多种门类和分支。弗洛伊德这种心理学界最著名的专家并不能代表全部,并且弗洛伊德本身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其实是遭受到很多同行的诟病的。
2.一些人对科学心理学排斥的原因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科学进入长期以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或“常识”统治的领域里。
3.科学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关于公共知识:一些歪理邪说经常绕过同行的检验通过媒体直接发表在报刊上。
4.本身不能被证伪的理论,比如,人的精神从哪里来不算哲学范畴。同样的,一个理论越精细,证明其正确给我们的触动越大。
5.一个假设在何种程度上被确信为正确预期是否为真无关(这句话现在还理解不了)
6.想法不一定就是科学。一个人一天可以冒出许许多多想法,但是真正需要我们做的是在这其中大海捞针式的提取有效的部分。
7.科学的独特优势不在于不会犯错,而在于他会不断的消除错误。
8.对一个概念下定义的科学方法是操作主义,这就需要具有信度和效度。
9.这一点经常运用到媒体当中:一个鲜活的个案往往比一个庞大的数字更加具有说服力。在心理学研究中一个个案的确很重要,但是不可以让它阻碍了对真题的研究。
10.人的思维习惯于去给各种事物之间去找联系,这其中容易犯两个错误:虚假联系(两个事物表现的有联系是因为他们都与第三个事物有联系),因果倒置
11.试验方法的核心是控制,设置控制组和对照组,一切可以控制的变量都要进行有效控制。心理学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不是真正地生活而是实验。在这种试验中得到的结论是可以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12.科学的进步很少是那种爱因斯坦式的巨大突破,更多的是聚沙成塔的点滴积累和细小突破。
13.一个事情的原因往往有多个,而且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会比之前单个因素的作用更强。
14.科学所描述的是概率而不是绝对。
15.赌徒心理:把两个前后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但实际上两个是独立事件。
16.重视个案,忽视基础比率,忽视样本大小会导致对概率的偏差理解。
最好的是最后两章,提出了一个每个人都会犯的思维误区:我们习惯于去给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寻找联系,即使是偶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