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恐惧,所以追求安全;因为饥饿,所以追求温饱;因为自卑,所以追求超越。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说,自卑与超越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是人的两个本质属性。至于良好整体人格的培养,阿德勒甚至认为自卑是人格形成的内驱力。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阿德勒所说的“自卑”与我们一般理解的“自卑”有所不同。“自卑” 一方面是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不如他人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指生命自身的有限性,或者说无能感。
我们都感同身受过,自卑感确实会引发人的消极、悲观、沉沦;但是自卑感也会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由此可见,自卑感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自卑所以超越,就是从自卑感引发的积极作用所得出的抽象概念。
我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至今我的家庭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枷锁。所以,我对于贫困有着深刻的痛苦体验。
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涯中,物质的贫困已经给我带来精神上的自卑。别人可能难以置信的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还穿着别人送给我的二手衣服;我的生活极其节俭,吃最简单也最便宜的饭菜;经常把父母给的生活费拿掉一部分再偷偷放回去…… 我家里穷所以我要节俭,我没有钱所以我不能花不必要的每一分钱,这就是一个穷人家孩子的思维。
这样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使得我在内心潜藏着深深的自卑:内心非常敏感、脆弱,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十分羡慕比自己家境好的同学。
慢慢地,我开始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我在物质方面是不可能超越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我便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因为我想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在我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图书阅览室是我待过时间最长的地方。在那里,我读过的书籍数量超过我大学之前的时间里所阅读书籍数量的总和。
因为经济上的自卑,我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读书学习上。客观地讲,我所读的大学不过是一个很一般的学校,但是对于四岁才会说话、五六岁才会走路的我和我的贫困出身来说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
因为贫困所带来的自卑,我便把自己放浪在书籍中寻找自由。应该说,书籍确实弥补了我在心灵上由于贫困所带来的创伤。与伟大的书籍和书籍中伟大人物的对话使我把目光投向了脱离物质的时空,在那里我才能感觉到自由和快乐。如今,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了。
因为自卑,所以超越。对于我个人来说,应该可以具体表述为:因为物质生活的自卑,所以我在精神上追求超越。
当然,贫困的自卑感也给我带来很大的性格缺陷。对生活物质追求过于简单粗暴,对得来的金钱吝啬,给人一种抠门的性格缺陷。
阿德勒特别提出自卑与自卑情结的不同:自卑是心理现象,自卑情结是心理问题。自卑有双重性的作用,然而,自卑情结却只是过度的、过分的自卑,是一种失败感所延伸出悲观人生态度。所以,可以这样说,性格的缺陷正是自卑情结的外在表现。
是的,我已然成为了这样的我:依然穷酸且自卑,但又不甘平庸,人其实就是一种矛盾着的生物存在。从阿德勒的理论来说,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自己人为的选择,而是自己曾经的自卑所塑造的。
因为自卑,所以超越;所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2021年08月23日18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