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受到无戒学堂的邀请进行了一次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直播分享,深感荣幸。
所谓“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我想即使没有亲身实践过这个工具,应该对思维导图长什么样子,能发挥什么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我想很多人知道思维导图,但是没有实践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可能不行,画画水平可能不行,看到别人画得很好看又有创意的思维导图非常羡慕,但是自己又是手残党没有勇气实践。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非常好用的软件来帮助我们解决了。比如XMIND、百度脑图等等,包括在WPS里也有模板提供辅助。这样,懒得手写手画的,或者觉得自己字不好看又不会画画的,或者想提高制图效率的,都可以通过软件来帮助我们很好地呈现出一幅漂亮的思维导图。
一、什么是竖版思维导图知识卡片
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利用XMIND电脑版软件来制作竖版思维导图知识卡片(以下简称:导图卡片)。
这里包含了三个关键词,一是思维导图,二是竖版,三是知识卡片。
首先,思维导图是基础,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一本书、一节课、一篇文章、一段话、一个定义等等,把大段的文字,变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的思维导图。
第二,竖版是有别于常见的横向的思维导图的,一种呈现形式上的转变。把思维导图竖着呈现的好处是便于我们在手机上查看以及分享。横图和竖图的区别,以及在手机上的呈现效果,大家通过看下图的对比就可以一目了然。
第三,知识卡片则是思维导图因为竖了起来,便可以被我们赋予新的功能作用。我们既可以把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理解、记忆的工具,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绘图工具或者图形制作工具。而这就必须使用XMIND来帮助我们实现。
当然,知识卡片还可以用PPT来制作,也可以把XMIND与PPT结合起来使用。今天介绍的主要是用XMIND来梳理一堂课,并把课程笔记变成一张竖版思维导图知识卡片,以及这对于我们学习有什么积极意义。
二、竖版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的优势
XMIND这个软件我之前就有在使用,但仅仅是作为帮助我日常工作思考、梳理的一个工具。但当去年我第一次见到竖版思维导图时,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好看的排版、方便的查看方式给吸引了,可以说是惊为天人。
一张长图,就可以把一篇文章、一节课的内容条分缕析、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加上好看的配色和排版,让人不多看几眼都难。而如果是体量较为大的一本书的话,可以用几张长图来呈现,形成一个系列。
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画视觉笔记等本来就很有兴趣的我,就上了相关的课程,来学习如何把思维导图竖起来。
其实把思维导图竖起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巧,因为只需要利用软件本身就有的格式设置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把框框、线线的长短粗细和文字内容的颜色、大小、字体等进行修改、隐去等调整,就可以把思维导图按照我们想要的样子来呈现。
具体的横图变竖图的方法可以关注XMIND公众号,上面有专门的分享文章,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基本上照着操作一遍就能学会的。也可以上课程“深造”,系统课程解决的最关键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逻辑问题、思维的问题,因为竖图输出的原理一节课就够了。
但是,要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逻辑力和思考力,还是要在大量的导图卡片的输出中,也就是在图文转化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那么制作一张竖版思维导图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导图内容的体量、制作者软件和制图的熟练程度、以及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是,在刚开始学习和熟练的过程中,制作一张竖版思维导图还是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的。
比如在我在做无戒老师课程的导图卡片时,并没有额外付出太多时间。边听课边在软件上记录,让两件事可以同步进行。而在美化和格式调整上,像无戒老师这样的系列课程,我都会用同样的配色和差不多的排版,让一套课程的导图卡片呈现系列感。
也就是说,除了第一节课的导图卡片的格式设计会多花一些时间之外。后面的课程,我只要在这个第一课“模板”上填上新的内容,再根据不同内容逻辑进行调整,再在美化上作出微调,让每一节课的导图卡片风格统一,但又呈现不一样的布局就可以了。
所以,基本上,每次听完课,导图笔记也做得七七八八了,只要在花十多分钟、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个性化调整就可以了。
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经过一个从熟练到不熟练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不要对时间抱有太高的要求,一切以学会、熟练为依归。同时,也不要过于和其他人比较。有的人掌握起来比较快,有的人比较慢,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有的人在知道制作原理之后,很快就能设计出好看的导图卡片,而有的人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设计的卡片可能逊色很多,这也都是需要坦然接受的。
导图卡片的本质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服务的是我们自己,首先要让导图卡片对我们自己有用,然后才是传播、分享、吸睛、变现等。导图卡片不光是为了好看,好看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自己能够多看几眼,因为人天生就对好看的事物敏感。比起传统的笔记方式,导图卡片还是有比较强的吸睛力的。
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一开始在设计上达不到所谓的很好的水平,如何把要呈现的内容用思维导图清清楚楚、简明扼要、逻辑完备地呈现出来,才是第一重要的事。
记得一位视觉笔记的老师曾经说过: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的。
我们在尝试制作导图卡片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记住这一点。
三、导图卡片在课程学习上的应用
从去年到到现在,我做过的导图卡片有作自我介绍的,有梳理一篇文章的,有拆解一本书的,有记录一节课程的,其中内容最多的就是课程笔记了,而课程笔记中做得最多的就是无戒老师的课程了。
在听无戒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我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
打开XMIND软件准备好,再打开老师的课程,边听边记录,因为用电脑打字比较快,加上XMIND真的非常好用,一般可以同步进行笔记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我先不去理会格式的问题,刚开始也对要设计成怎样也没有设想,设计、配色等都是根据具体内容而作调整的。所以一开始,只要认真听课,边用XMIND记录就好。
需要注意的是,我做得笔记不是一字一句把老师的话打出来,而是选取关键字、关键词、关键语句进行记录,整体的大框架是依照无戒老师的讲课PPT的条目,再在每一部分内容当中,把无戒老师讲的要点,用我的理解有逻辑地呈现出来。
而边听边做笔记的好处是,我可以第一时间就把课程认真听完,并做好了笔记梳理。
因为作为一名重度知识付费用户,我的手机里有大量的课程,之前在没有接触视觉笔记或者思维导图之前,多是利用碎片时间听课,比如开车的时候、洗衣做饭的时候、侍弄花草的时候。基本上我把很多课程当成了背景音乐在用。
但是,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被动听讲的学习效率是最低的。有些节目或者课程的内容在利用碎片时间听的过程中,有时听到精彩的内容就不方便记录,而当时没有记下,回过头也很难或者懒得再抽时间再去记录。而当我学会了导图卡片的制作方法之后,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下了一个心锚,就会想要应用起来。那么用来输出课程笔记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输出应用场景了。
一是因为一节课程的体量相对于一本书来说比较小,一张图体现一节课的内容,比较适合用来作为导图卡片制作练习的内容。
二是边听边记的过程,既提高了听课的专注度,也是一个锻炼听力、速记,特别是短时间瞬间抓取关键词、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方式。当然,不需要所有课程都认真听讲和笔记,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选择一些认为特别有必要输出笔记的课程来进行。
比如,无戒老师每周的课程就是我给自己规定的必须边听边记、边做导图卡片,并输出千字以上的心得体会的。
三是输出的导图卡片随时随地很方便地从手机相册中翻出来看,好看加上有逻辑性、简明清晰,非常方面我们复习。我在写无戒老师课程的课后心得时,制作的导图卡片就可以帮我很好地回顾课程内容,再次触发我的思考,形成一篇不是简单复述老师讲课内容,而是有自己想法且逻辑清晰的课后感。
台湾广告天后李欣频建议的学习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反思和创造的比例应该是1:1:1的,这样的学习闭环才算是完整的。而听课、制作导图卡片、写课后心得,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反思和创造的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很有收获、很有成就感、很有愉悦感,而串联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所以,非常推荐大家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实践一下。
四是导图卡片的传播作用也不可小觑。不可否认,在这个读屏时代图像化的内容更加容易被关注到,比如,贝总请我分享,就是因为看到我在每次无戒老师的课后心得文章中都会附带上这堂课的导图卡片,可能觉得不错吧,所以我也就多了一个分享和展示的机会。
而在之前也曾有过输出的拆书导图笔记被原作者赞赏,邀请我免费进入他的知识星球,或者是在一个陌生的社群当中做自我介绍时,我用的自我介绍是用XMIND制作导图卡片形式的自我介绍图,轻松就可以获得大家的关注和认可。
虽然,我也算是一个文字爱好者,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读屏时代图像化的内容更加容易被关注到。
思维导图本身的应用领域就很广泛,而XMIND软件解决很多人“手残”的问题,也提高了效率,它的应用场景也非常丰富。比如上段时间,我在给领导制作汇报用的PPT时,就将很多大段文字利用XMIND进行思维导图式的转换,导成图片插入PPT中进行展示,比起自己画一些流程图、逻辑图,用XMIND来制作就更加高效便捷,既节省时间,又能达到图文转化的效果。
所以,除了制作导图卡片之外,XMIND这个软件还是值得大家花时间学习和研究一下,掌握一个小技能,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更加高效、更有乐趣、更丰富多彩。
无戒学堂日更第14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