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么一个笑话。
热恋期的一对情侣,女生光顾着说话没顾上看路,结果一头撞在玻璃门上了,男的紧张得什么一样,上来抱住心疼地问:“宝贝儿,磕疼了吧?”
十年后,曾经的情侣早已是老夫老妻,女的走在路上头又撞上了玻璃门,男的动也没动,斜眼不屑地说:“你瞎啊!”
当时不懂,还傻呵呵地四处给人讲。现在想想,这是笑话吗?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现实是,不用等到结婚,看完《非暴力沟通》,对照书中的案例,我突然发现,自从学会表达“我的意见”后,父母很可能是首先对我们言语施暴,同时也可能是第一个遭受我们言语暴力的人。这是原生家庭的原罪吗?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
也许我们幸运地从没认为自己是“牺牲品”,但只要你张开耳朵,打开心,随时处处都能看到这种暴力随时随地发生。地铁上、马路上、甚至最亲密的家里。
马路上被超了车,“这人真没素质!”
房间乱了,父母可能会丢过来一句:“你怎么总是这么不爱干!”
工作上出了问题,老板:“你工作太不用心了!”
你会不会委屈?会不会发火?
委屈发火的背后是因为我们认为“那并不是事实”。
事实是什么呢?
可能马路上邻道的车突然加速了、房间里被子没有叠、工作中完成的表格日期写错了这些事,就突然升级为口中的“超车的没素质!”“你不爱干净”和“你工作不用心”这些冷冰冰的带着批评色彩的评论。
原本这些出于提醒的话被言语的子弹裹挟着“嗖嗖嗖”地向我们的心袭来。
这委屈只是我们遭受的吗?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对别人也这样言过其实呢?如果有,我们要如何改变这一沟通方式呢?
好的沟通方式包含着4个要素:
1.观察,就只是观察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这样,我们的沟通就变成:
“我被超车了”而不是“那个人真没素质”;
“你的被子没有叠”而不是“你总是这么不爱干净”;
“你表格的日期写错了”而不是“你工作太不用心了”。
2.感受,建立感受词汇表
我们被别人的行为刺激,但只有我们的需要、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才会导致我们的感受。
当认为自己犯了错误时,我们会自责;
当被指责时,我们会恼怒;
但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感受时,我们会因不被信任和接纳而伤心;
只有当我们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才会想到“他人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他也需要体贴和支持”。
这四种感受是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只有在充分觉察到自己的感受,才会推己及人地体察别人。
而在与别人交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 ”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要素3:需要
这里的需要指的是马斯洛需求中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获得尊重、独立自主、对亲密关系、社交等需求,让我们从“情感的奴隶”成为“生活的主人”。
要素4:请求
沟通的目不乏达成一致、取得信息或获得帮助等,为了高效明确地表达,我们要勇敢地向对方提出具体要求,如果无法确定对方的理解与我们的表达是否一致,还需要再加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或者希望对方将其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好让我们做适当补充和修正。
消除了暴力,我们会从心底升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