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作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向测试人员提供了几组不同的试验样件,分别进行不同的性能测试。在最后一组样件测试时,我向测试人员说:这是重新切的90°方向的样件,需要多做一组数据,并发出报告。
测试结束领导拿到报告,察觉到数据有些异样。于是,复查发现最后一组的数据被记录在了非它样品的数据里,导致最后报告数据出现错误。
事后回想自己的传达问题,发现了一个传达的疏漏。由于我并没有告知测试人员这个样件是哪一组样品的补充测试,导致最后结果出现了错误。
对于工作和日常的沟通,我们常常会因为不同的原因遗漏某个信息点,或在沟通的过程中,总不得劲,费劲巴拉地说一大通,而对方却在云里雾里地绕圈圈。
我希望自己能简洁地表达。
这是我对自己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关于表达的期待。也是《换位沟通》这本书读后、用后可达到的效果。
在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核心点:1分钟之内把话说话。现在,想一想你这一周的生活总结,然后拿起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后开始说话,在你认为的1分钟后按下暂停。复盘你这次讲话的时间、内容和语速,是否可以达到在1分钟内表达清楚。
一般来讲,1分钟内讲200字,语速是正常的。那1分钟,真的够用吗?200字,够表达需要沟通的内容吗?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论点:人越长大,话越长。因为越长大,说话越有拐弯抹角倾向。多了弯弯绕,自然在1分钟里,说不清话,达不了意了。
书中讲到:1分钟说话法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简洁法、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和三角脚本法。简洁法的基本结构是:寒暄语+内容+姓名,紧凑型三部分构成法则是将内容部分细化为“点题”“展开”“总结”。而三角脚本法是将内容部分细分为“想说的话”“主要内容”“理由、具体事项”。
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具体示例和讲解,可以让读者在自己的实际生活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和说话的核心内容。
当然,有效沟通除了需要做到简洁明了地表达外,换位思考也是其中要点。《换位沟通》一书则是较好地将这两者都结合了起来,通过5部分的讲解,来提高读者的沟通效率。在书中最后一章中,有关于紧张的部分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作者提到“紧张,说明你准备好了”。
大部分人在正式场合讲话都会紧张,每到在人前做总结报告时,我也总会紧张,甚至不知如何呼吸,但效果最后大多差强人意,或者更好一点。在作者的培训中,可以得到,原来紧张是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信息,可以把它当成状态刚刚好的暗示。
作者山本昭生所著,他从事沟通技巧培训工作30年,期间出版了多部沟通技巧的书,这便是其中一本。作为工具书来说,这本书很适合随身携带。体量较小,轻便,设计将书本的案例技巧讲解和实践操作分成2册,更便于一边学习,一边记录反思。而工具书的实际意义,则需要在生活中不停地应用、复盘,才能得到其中真谛!
有效沟通,让表达更简洁,让词表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