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大师的阴暗面(4)
著者:幽明
希区柯克对薇拉·迈尔斯失望透顶,好在一个新剧本及时出现,将他无处发泄的郁闷解了围。
这就是《眩晕Vertigo》,又译作〈迷魂记〉。老胖子对这个故事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感情:渴望控制女性;对女性自相矛盾的感觉甚至是恶意,认为所有的漂亮女人都是一个圈套、一个陷阱,是对身心的致命诱惑。这种矛盾导致了精神上的“眩晕”,为此希区柯克设计了《眩晕》中最著名的特技镜头:向前变焦的同时反向移动拍摄,得到眼花缭乱的空间影像和幻化效果,表达出欲念与理性、亲近和疏离、进退两难的心理状态,由此产生了“眩晕”。
好剧本有了,男主角请到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好莱坞黄金年代最好的男演员之一,先前已经和希区合作过《绳索》。只差一个女主角。几经周折,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同意借出旗下的当家花旦金·诺瓦克Kim Novak,1950年代票房号召力最高的女明星之一。
才与希区柯克见面,诺瓦克就提出了着装要求:不能穿灰色外套配金发,因为这样会影响银幕影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也不能穿深棕色长筒靴,这样会使她丰满的小腿更粗壮……正当红的女明星自信满满。
但希胖根本容不得这种意见,剧本里写得明明白白,灰外套、白围巾,配白金色头发是女主角形象的重点,是体现影片主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也是看了电影才明白希区为女主角如此形象设计的用意)。他和美丽的女明星无所不谈,艺术、红酒、旅行……他谈了几乎所有她一窍不通的事,他成功地让诺瓦克感到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智障小孩,既愚昧又缺乏家教,而这正是希区的目的,他要打掉她的傲气。
可是,金·诺瓦克偏偏是那个年代好莱坞颇有点主见的女演员,傲气是打掉了,但不等于她就从此完全服服帖帖。拍摄过程中,她不时提出见解,导致希区柯克始终心怀“抱怨”,对她评价不高:“从她身上很难得到我需要的东西,她脑袋里装的全是她自己的想法。”只有一件事让老胖子开心:有一场女主角假装自杀跳入旧金山湾的戏,希区不断喊重拍,害得诺瓦克反复跳入摄影棚的水箱,换上一套干净衣服后,又一头扎入水中。
《眩晕》讲了一个最终由死亡成全的故事:由律师转行侦探的男主角斯科蒂与同事在一次屋顶追捕歹徒的行动中险些丧命,又亲睹同事摔下惨死,从此患上恐高症。他只好辞去侦探工作,接受一位老同学之托,去跟踪老同学的妻子(本片女主角,金·诺瓦克扮演)。据老同学说,她被一位早已死去的亲戚鬼魂附体,总想步其后尘也去自杀。
斯科蒂接了这份工作,在女主角跳水自杀时救了她,并很快爱上了她。斯科蒂竭力想把女主角从幻觉中拉回来,但是因为恐高症他不能爬上教堂高塔,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跳下高塔死去。斯科蒂精神几近崩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后,有一天,他竟意外发现,有一位与他死去的心上人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虽然明知道这整个经历很可能是个骗局,他依然情不自禁地跟踪她……
《眩晕》是一部晦暗又浪漫的电影,达到了希区柯克以往任何作品都没有达到的深度,在人们评选出的希区柯克电影十佳榜单中,《眩晕》总是高居榜首。
同时,希区幻想自己对得不到的女神的控制,或者说”改造“,在〈眩晕〉中也达到了一个高度。找回“心上人”的斯科蒂一再要求她穿上灰外套,染成白金发,戴上他为她买的项链,偏执地要“改造”她,要控制她的一举一动。她也爱上了他,为了讨斯科蒂欢心,不得不任他摆布,打扮成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直到那一天最终到来:他发现“心上人”的真实身份是那位老同学的情人,之前,她是在一个精心布置的骗局中假冒老同学的妻子并假装”自杀“……
后来希区柯克承认,他对”改造女人“非常感兴趣,”改变女人的发色包含了许多性意味,男人改变他的女人的装束,也可以让她脱得一丝不挂,这都是一回事,我用这部影片来表现男人的这种梦幻本性。”这个“男人”,其实是他自己,但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他只能在自己的电影中,将真实的自己投射到每一个男主角身上。
所以,为什么在希区柯克所创造的最成功的男主角中,以加利·格兰特和詹姆斯·史都华形象最鲜明,因为他们都是老胖子幻想自己想成为的男人:爱上冷艳的女人、英雄救美、让女人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但同时又对她们的诱惑魅力爱恨交加,因为,她很可能是有罪的,或者至少是嫌疑人。
这是隐藏最深的人格分裂。希区柯克渴望中的女人,既是纯洁、冷漠的,像一尊女神雕像;但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这些女神坐到出租车后座上,干出他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