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边花语听见否
这些年来,断断续续地涉猎了一些中外思想学说,特别是儒、释、道有关的一些内容。
毫无疑问,这三家都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对人类、对历史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内外不少大师、学者等在讲授这些传统的中西方文化时,总是在努力寻找儒、释、道这些传统文化背后的所谓共性的东西,甚至到了认为:这三种文化的核心价值就体现于这三种文化背后的某种相通、或相同的东西上。最典型的例子是:
儒家讲“修心”,佛教讲“悟心”,道家讲“养心”,于是他们就把这个“心”当作三种文化的共性,并以此试图将三种文化统一成一种文化。
又如:
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观”,而道家讲“守中”,于是,就用一个“中”字把他们统一起来。
总之呢,这些老师们就特别迷恋于这种所谓的“归纳”“总结”中,认为孔先生、老子和释迦牟尼这三位老人家都在说着同一件事。甚到到现在,都有了“三教一统”、“五教一统”,还有什么“万教归一”,也就是要把人类一切的思想家想要表达的事,都统一到一起去,认为这才是人类文化的基本价值,也就是它们的”共“或”共性“。
客观来讲,不得不承认,这些先哲、思想家们,他们的思想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些共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抹杀他们的差异性,即“不共”。为什么呢?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张三之所以是张三,李四之所以是李四,他们除了拥有“人”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特性外,他们最后总是以一些不同于他人的特性而成其为自己。
简单举例来讲,释迦牟尼所讲的“空性”这个道理,就是其他思想家们当时所没有讲过的,是与其它文化思想所不共的,所以,佛家的思想也才因此流传至今而生生不息,并且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
反之,如果释迦牟尼也讲“仁、义、礼、智、信”,那他还能被称为“佛陀”吗?
所以,在国学热潮中,我们既要能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发现他们的一些所谓的共性,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去寻找他们的差异或”不共“,抓住这些我有他无的内容,才能真正学习、掌握到一种文化或思想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