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口的拐角处,扔着一个破旧的沙发。沙发上面堆满了附近居民丢弃的杂物。在沙发与杂物的间隙深处,寄居着一只母猫和三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
印象中,“猫咪”这类动物总是充满“神龙见首不见尾”般的神秘感。小时候家里曾养过一只大黄猫,平日里总不见它,可是但凡家里开了荤,做了好吃的,它总能及时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刷一下“存在感”。之后又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又会消失不见。时间久了,我就不大喜欢猫咪这种貌似有点“嫌贫爱富”的小动物了。对于它们这类看上去不太讨好主人,时不时玩玩“消失”,骨子里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慢与随性的“高冷”动物,我多多少少是带着些“敬而远之”的不待见感的。
直到有一天,当小儿子在深巷口邂逅了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喵星人”,并且开始每天嚷嚷着要和它们“亲密接触”一小会儿时,我这才有机会,以孩子的视角去感知动物的本能与天性。
小宝大概一岁两个多月的时候,有一阵子是住在外婆家的。每天早上起床后,他都会嚷嚷着出去玩。外公带他出去玩的方式有些特别,那便是抱他去坐公交车。大清早的公车上乘客不多,总会有空位。外公会抱着小宝坐在靠窗的座位。一路上,小宝看着车窗外,时而安静,时而“咿咿呀呀”地学着话。外公则会抱着小宝,要么给他拍照,要么静静享受外孙在他怀里玩耍嬉戏的时光。一趟环城的公车,来回大概一个小时。小宝总会在上车后不久睡着,也总会在下车后没多久醒来。
只到有一天,当他无意间在家门口的深巷处发现一只白色的大猫,带着三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于是,每天的出行计划开始略微有了调整:下车后,他开始不再像从前那样若无其事地随着外公抱他回家,而是变得格外“焦躁”,每当外公走近巷口,走到分岔路口时,他便开始扭动着身体,示意外公朝着他扭动的方向走去,一旦不能遂愿,便会“咿呀咿呀”地乱叫,并且身体伸得笔直,还不停地瞪着双腿,只到达到目的……
外公按照小宝“指引”的路径,走到巷口的那个旧沙发处,小宝开始蹬着双腿示意外公放他下来。落地后的他拽着外公的手,弯腰看着沙发深处,如果没有发现猫咪,他会用手指着沙发,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像是在呼唤猫咪,又像是在质疑“咦,它们怎么不在?” 还不会走路的他,硬是拽着外公的手,非要在沙发周围找到猫咪。于是,外公会牵着他的手,随着他颤颤巍巍地步子,在巷口周围一阵寻觅,直到在巷子里找到猫咪一家四口,他才会安静下来,还会兴奋地跺跺脚。好一阵驻足观望之后,方可心满意足地跟随外公回家。
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照得正好。白猫一家正好在沙发旁晒太阳。小宝终于有机会能近距离,长时间地和他牵挂着的“喵星人”朋友们“互动”了。
白猫妈妈慵懒地躺在沙发边缘,舒适地享受着它的午后时光。小宝站立在不远处,一只手拉着妈妈,另一只手兴奋地挥舞着,嘴里不停的喊着“啊~啊!”并用手做出驱赶的姿势。猫妈妈才不理会他这个“小怪兽”呢,它原地趴着,竟然开启了“闭目养神”模式,理都不再理会它面前的这个“小小孩”,明目张胆地挑衅着他的恐吓与嬉闹。
在猫妈妈身旁的小猫咪可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它躲在妈妈身后,怯怯地观望着不远处的“小怪兽”,看着他的手伸起又落下,偶尔还跺几下脚,身体还会不时地晃一晃。面对这样一个多动而古怪的“小怪兽”,显然这个“喵星人”是胆小怕事又充满好奇的。它畏畏缩缩地躲在猫妈妈身后,却又总是忍不住试探着向前靠近,可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几经纠结,最后它觉得躲在猫妈妈身后屏息凝视最为安全,有了猫妈妈的庇护,“小怪兽”所有的挑逗和招式很快就显得有些“黔驴技穷”。
没一会儿,我家的“小怪兽”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游戏的无趣。他抗拒这种局面尴尬的“独角戏”,于是拽着妈妈的手,嚷嚷着要去寻找其它的小猫。
还好,另外花白相间的“喵星人”就在附近。相对于那只躲在猫妈妈身后的小猫而言,晒太阳的这两只“喵星人”明显活泼了许多。它们不怕生人,也不抵触你接近它的地盘。相反,它们怡然自得地享受在午后巷口处光与影透射下的静谧时光里……
面对这样两只“喵星人”,我家的“小怪兽”也出乎意料地安静了下来。他站在离它们几步之遥的地方,出神地观望着它们在阳光下翻滚,打闹,伸懒腰…… 竟然没有了先前想要去抓,去踢,去挑逗它们的任何举动。
那一刻,时光像是静止的。我家的“小怪兽”像是发现新新人类般地观看着眼前的一切。“喵星人”在自顾自嬉戏的空隙,也会回过头来,安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个“小怪兽”,目光碰触的一瞬间,他们都惊讶地注视着对方,相对无言却又都惊叹于彼此的存在。那是一种只有孩子和小动物才能懂的心灵对白,它们之间原来带着一种天然的亲近,而这种彼此的包容感似乎压根不需要任何互动就与生俱来。他们分明是具有同类特质的“小小孩”!自带天然的童真和童趣,而这种天性,不需要呼唤,只要有一定的默契,便会生如夏花之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