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外甥女、外甥的对话。听到他们的谈论很有意思。
聊起她们在学校的日常,外甥女:“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工作,有拖地的、擦窗户的、扫地的…像我的工作是擦窗户,我还是学习委员。我们班有个学生可“家伙”了,他都连着锁两年门了。你在班里有啥工作?”圆圆的眼睛看着弟弟。在外省上学的小外甥生,脸上还有饭痂,头抬起来,眼睛看着天花板:“我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学生。”
接着我这能言善语的外甥女又有一番言论:“在学校,要混得好,得和班长搞好关系,和班长混好了,有好多好事都会想着我。”我问你觉得班长这职务怎么样?她告诉我:“哎,班长太累了,太忙了,老师有时忙的不行了就让他把材料送小会议室,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小会议室在哪?”
我不禁吃惊,现在的小朋友才上二年级,竟然语出惊人的告诉我“混”。这么社会的一个字眼,她们是从哪里得来的,是从父母口中,还是电视里?
“跟着班长混就有好处”,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察言观色。从反面看这小孩有点“见钱眼开”的意思。但从正面看,这小女孩是向正能量看齐,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慢慢的就会带动自己的成长。我一开始也在思考,为什么要和班长混才能有好处呢,而不是自己成为班长。准备责怪她一番,但是从她们后边说的我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她告诉我,班里总共40多个人,她语文考了98,数学99,班里数学考满分的4个人。她们的竞争压力是那么的大,班里班长只有一个,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呢,做到最好呢,但在强大的竞争面前,孩子能够看到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能带动她们的成长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众所周知,河南考生的压力很大,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在校外报一些辅导班。街上的辅导班也是琳琅满目,孩子们甚至比我们上班还要忙,周一到周五上课,周末被舞蹈、游泳、绘画、作文…填充的满满。有的孩子几乎把所有种类的班次通通上一次,最后坚持下来的一个没有。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家长的眼里,坚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学生眼里,我在班里没有一技之长就落后了。个人建议,辅导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班,学那么一两样,孩子喜欢的,只要能一直坚持下来就可以,这样既能调解孩子的心情,不会有太大压力,又能有一技之长~
看到现在的小朋友能有这样的一番言论自己也是很欣慰的,在一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的口中,能说出普普通通这样一个成语,也就足以证明在他这个年龄所积累的词汇量的强大。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他们是在看世界,是在思考。相信只要她们能经常保持这样一个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发展下去,也许我只能说后生可畏~